第4部分(第2/4 頁)
史知識,武清真不知道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該怎麼生存。好在自己雖然知道的不多,但終究是有那麼幾樣,如果能夠在這個時代推廣出來,那他和武大娘的小ri子肯定會好過點,他才不管什麼商人地位低下呢!
太原府晉城縣有山楂,武清早就想著做冰糖葫蘆了,他知道冰糖葫蘆的出現是在宋朝的時候,這個時代還沒有了。對於這一小朋友的最愛,他還是很有信心開啟大唐的市場的。只是現在還不是山楂收穫的季節。只有想到刨冰和冰棒這兩個工業時代才有東西。只是製冷問題難到了武清。雖然他很清楚製冷裝置製冷都是氟利昂的節流膨脹的原理來實現的,可是讓他去找氟利昂,在這個時代是根本不可能的。好在學化工的,專業也一直沒有落下,經過一番思索後,他只能用化學反應中的吸熱反應來想辦法。
至於什麼物質能夠在很簡易的情況下吸熱呢,最後他聯絡實際,想到的還是硝石,硝石放入水中是要大量吸熱的,迅速攪拌後,最後導致結冰。硝石製冰雖然氣味有一點,但如果加上蜂蜜或者糖水的話,應該是沒有多少異味的。當然武清不會用什麼廁土煉硝的方法了,那味道實在沒法聞,更別說吃了。
如今正是夏季,他相信冰棒和刨冰一定能夠賣出去。當然如果有可能,他還想弄汽水或者是啤酒之類的,可惜那不現實。為了能夠賺錢,他還有其他的方法。
硝石在這個時代是用來煉丹和中藥的,而且武清也知道文水這地方就是後世的山西的文水縣,山西是產硝石的,所以不怕在藥店裡買不到。這個時代棉布叫白疊布,是從西域傳來,價格比較貴,在大唐這種盛行綾羅綢緞的地方是沒有市場的。不過這也不難買到。武清想到小時候跟著叔叔去賣過冰棒,推著車子上面放著一個包得嚴嚴實實的箱子,算是一種保溫箱,裡面放著一根根冰棒,開啟蓋子冒出很多白霧,就得很快蓋住。後來武清知道那是為了保溫。
憑著記憶,武清在紙上畫了這個箱子,並囑咐武大娘明天讓工匠做的時候要注意的一些事項。然後把購買白疊布和硝石的事情囑託一番。
武大娘不知道自己的兒子要幹什麼,但還是依言應允,好在知道自己兒子有個“神童”的稱號,也就沒有多想。
;
第九章 四步成詩
第二ri一早,武清走進了縣學,先向王夫子問安,而後才能被安排到聽課的位置。
但是當武清到了王夫子書房的時候,便被告知,夫子已經出去了,讓武清自行去書香苑。武清只好問明地方,而後向著縣學的書香苑而來,這裡是縣學授課的地方。
武清走進書香苑,放眼一望,這一處院子還真不是一般大,至少有五六畝的樣子,亭臺水榭,無一不是大氣而雅緻,踏著青磚鋪就的小路,穿過幾座花圃,一座涼亭矗立池邊,池水清澈見底,幾處荷花正含苞待放。不遠處是一片平地,平地上放了很多書案,學子們有的已經端坐其上,有的則在涼亭裡吟詩作賦,有的則是在池水邊戲水遊玩。這完全不跟後世的什麼教學樓教室之類的一樣啊,這才是貼近自然啊,如此優雅的環境,讀書可真好啊。
“哪兒來的鄉野小子,還不速速退去!”一個惡狠狠的聲音在一旁傳來。
武清一愣,立馬轉身,看到一個頭戴幞頭一身書生打扮的二十左右的年輕人,他輕搖蒲扇,嘴角露出一抹譏笑。
武清抱拳,問道:“在下武清,這位學長有禮了。”
“哼,沒聽到我家公子說話嗎?我家公子可是本縣縣令張縣令的公子,識相點,快點滾,別礙了我家公子的眼睛。”身旁一個僕人打扮的猥瑣漢子站了出來。
原來是一個衙內,怪不得這樣囂張,武清很清楚在這個時代,遇到衙內,只有先躲避了再說,好漢不吃眼前虧,更何況自己也真沒實力對抗這樣的衙內不是。抱拳笑道:“張公子,在下是來這裡聽課的,已經得到了王夫子的應允。”
武清說得很清楚,自己來這裡是得到了王夫子同意的,這個時代因為太宗皇帝非常注重教育,文人地位相當之高,高宗皇帝雖然才能不足,但延續了太宗遺風,對於文人是很重視的,所以整個大唐帝國對文人都非常尊重,更何況儒家思想,首先一條就是尊敬師長。張公子雖然是衙內(當然衙內的叫法也只到了宋朝之後),但也懂得這個道理,大唐科舉選拔人才還要看夫子的推薦和評語的。
這個時候,很多學子都被這裡吸引住了,不禁紛紛來湊熱鬧,有人問明情況,對這個模樣只有六七歲的孩童不禁大感興趣。再看武清在眾人環繞之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