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理想和志向,當前路漫長的時候,當歷史無法跨越的時候,他就靜靜地去追求對生活的理想和抱負,學會在生活中等待歷史長河的流動。
可是,這個時候,人們往往會被生活和困難消磨了對理想和抱負的慾望,有人到了三十歲的時候,很自然地會說一句話:我對以前的理想和抱負已經沒有什麼慾望了,或者說我已經沒有理想和抱負了。有人過了三十歲或者更加大一些的年齡,沒有做成什麼事業,也許只是有一份工資待遇頗高的工作,覺得已經沒有能力再去拼搏,沒有心力再去為自已的夢想“玩命”,再也不會像年輕時懷揣遠大的夢想,認為那一切都是不現實的,自己不是什麼偉大的人物,也不想成為什麼偉大的人物。
但是,重耳沒有,他過了三十歲,甚至四十、五十歲,依然沒有做成什麼事業,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從史料的記載可以瞭解到,他一面追求生活的安寧,另一面卻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其實,許多人沒有理解什麼是偉大和偉大的人物,每一個人的理想和抱負就是他自己的“偉大”,每一個人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時候就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哪怕理想和抱負只是種一片金黃的麥田。
在每個人的世界裡,理想和抱負都不同,沒有人要求你去做別人理想和抱負中霸主、英雄,做你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中的偉大人物就可以了。
但有許許多多人放棄了,認為不可能,認為自己沒有那麼幸運,因為前路漫長,無法跨越,我做不到,所以,放棄了生命之初賦予的人生的意義。
7,德行
在這漫長的等待之中,重耳做了什麼呢?不是消極,不是傻等。
玩過大型網路遊戲的人都應該知道,要做裡面的老大,首先要從練習各種秘籍開始,有了一身本領之後,還要有好的裝備,這樣才足夠可以去打拼天下,真實的歷史和現實也是這樣的,從上千上萬個人那裡考究過來的真理,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為某個偉大的人物,卻大部分是由早期的修煉決定的。
重耳修煉的霸主秘籍有很多,文武這個就不用多說了,這是初級秘籍,打基礎的,不練的話,就是一個*裸的人站在原地,跟豬似的,沒有不懂得本國文化的國家主席和總理,沒有不識譜的歌唱家。
那麼,練了呢,充其量能夠做一個大臣,也有許多練成的人被埋沒的。
重耳生在宮廷裡,這些自然是有條件練習的,宮廷裡經常組織打打獵,武功方面自然就被薰陶出來,在那種亂世,兵法書是必看的。
這個初級秘籍在宮廷裡的很多人都練,當然,不可能很多人都能夠成為霸主,接著,就是另一本秘籍,叫什麼呢?德行,這個是很重要的一步修煉。
7,德行
許多人都練不了,學習成績很好,武功很好,可是,經常打架,偷雞摸狗,欺負別人,這樣的人就根本做不了霸主,即便做了國君,也會被宰了。
重耳就不一樣了,司馬遷在《史記》中點名晉國公子裡有賢德的三個人裡面就有重耳,其他兩個是太子申生和夷吾。
德行是什麼呢?賢能、善良和勤勞,能夠用一顆真誠、謙虛的心對待百姓和周圍的人,比如行善、交友,在年少的重耳心裡沒有歧視,善惡分明。其中善良不是說傻,別人騙你,你善良給別人錢。勤勞不是說牛,有什麼活都去幹。富家子弟有很多人經常欺負別人,懶得連撒尿都要別人帶,其實,像普通老百姓那樣生活,就可以說有點德行了。
文武的秘籍修煉起來,都知道有什麼用處,但是,這個德行修煉起來有什麼用呢?
姜太公有一句話在《六韜》的記載中,“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天有時,地有財,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難,救人之患,濟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者,義也;義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意思是: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共有的天下。能同天下所有人共同分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獨佔天下利益的,就會失掉天下。天有四時,地有財富,能和人們共同享用的,就是仁愛。仁愛所在,天下之人就會歸附。免除人們的死亡,解決人們的苦難,消除人們的禍患,解救人們的危急,就是恩德。恩德所在,天下之人就會歸附。和人們同憂同樂,同好同惡的,就是道義。遭義所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