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跟著感覺走的人很多,不評價人生價值或者沒有人生價值觀的人,盲目地沿著眾人嚮往之路前行,得到了人間時尚,卻喪失了人生真正價值。時髦的東西往往虛華短暫,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深沉持久。
從眾效應
沒有判斷能力的人,只能盲從於人,人們往往喜歡從眾,去往某處只是因為看見別人也到那裡去。認定既然別人都去應該是對的,別人一定是經過了認真思考才這樣做的。每個人都這樣認為,實際上所有人都沒思考。群體追隨領頭人的行為、亦步亦趨,個人在群情激昂的氛圍中,失去了理智,失去了思維能力,人云亦云,人做亦做,也成了群情激昂一分子,被群情極化,再去感化他人,由開始的被感化者,變成感化者。群體中的個體相互感染、相互激勵,產生正反饋共振效應,使群體激昂情緒逐漸加強,最後走向瘋狂,達到極端荒唐的地步。。 最好的txt下載網
環境與錘鍊
個人奮鬥+環境選擇=命運
任何事物的產生、成長、衰敗、死亡,都依其環境條件進行,受環境條件限制。欲有所作為的人,必須依據環境條件順勢導成,人的作為只能等於或者小於環境條件允許的範圍,不能大於環境條件允許的範圍。人只能在環境條件允許範圍內奮鬥,意欲有很大作為的人,應當到允許有很大作為的環境中去。
生存小環境,生存大環境
個人能夠改變生存的小環境——如家庭環境、人際關係網等,這是個人可以選擇改變的東西,個人要按照事業的要求、生活的要求,改良自己生存的小環境。個人無能於改變生存的大環境——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這是個人沒有能力改變的東西,個人要按照事業的要求、生活的要求,選擇自己生存的大環境,適應自己生存的大環境。
運氣是環境對人的選擇
在環境選擇中有偶然因素存在,這就是所謂運氣,這由人類社會奈特不確定性決定。從這個意義上說,個人無法完全把握自己的命運,因為個人奮鬥只是決定命運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個人只能把握自身,無法把握環境,當然個人對環境有主動選擇,但這應當包含在個人奮鬥的因素內。
家鄉是狹隘概念
如果在原居住地名聲不佳,施壞者眾,提攜者寡,則應當移居到其它地方去,舉目無親陌生地域較之亦佳。地利為負,不如地利為零;地利為零,不如地利為正;正正相較,取其大。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挪活,樹挪死。與眾多仇者、不睦者,長相守、長鬥不怠,既損害錢財,又損害身體,抑鬱憤懣,了此一生,不值也!家鄉環境好,沒有更好的地方可去,則留守家鄉;家鄉環境差,有更好的地方可去,則就到更好的地方去。
應當向天時、地利、人和最好的地方移動
大城市輻射力度比小城市輻射力度大,所以更有發展空間和機會。一個人要到最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地方去,要有世界大同地球村的思想,在一個國家無法達到目標的情況下,應該到可以達到目標的國家去,為了達到各種各樣的目標,可以在不同國家之間遊走。
小亂進城裡,大亂下農村
小亂指社會治安混亂,在偏僻農村因為法制力量比較弱,容易發生治安混亂。城市因為法制力量較強,不容易發生治安混亂。如果農村出現社會治安混亂現象,富貴人家應當向城市轉移。大亂指政權動盪或爆發戰爭,城市是鬥爭的殘烈地區,市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農村是鬥爭的邊緣地區,農民生活基本不受影響或者受到的影響較小。如果出現政權動盪或者爆發戰爭,家庭應當向農村轉移,逃離*地區或者戰爭地區。人們應當逃離死地,奔向活地;逃離壞地,奔向好地。
環境造就行為
在一個實施犯罪行為不能被發現,或者不會被懲罰的環境裡,原本沒有犯罪動機的人,可能會產生犯罪動機,進而去從事犯罪行為;在一個實施犯罪行為很容易被發現,或者被懲罰的環境裡,原本有犯罪動機的人,可能會放棄犯罪行為。一個人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沒法不變壞,在這種情況下良民也會變得兇狠惡毒。而透過兇狠惡毒致大富或者掌權成為貴族的人們,為了其在人們心中有較好形象的原因,而會約束自己變得文雅起來。
社會馬太效應
如果你是成功者,則原本不屬於你的好事,會主動找到你,使你更強大;如果你是失敗者,則原本屬於的你好事,會主動離開你,使你更弱小。在國際舞臺上也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兩極分化格局。因為世界政治規則是上下其手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