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然垂青了這位又窮又瞎的民間藝人。這時候,中央音樂學院的楊蔭瀏和曹安和來到了無錫,打算用當時國內罕見的進口鋼絲錄音機錄製一部分道教音樂用於研究,順便為無錫藝人阿炳創作並演奏的作品錄音。1950年9月2日晚上7點半,為阿炳錄音的工作開始了。阿炳拉完第一首後,楊蔭瀏先生讓阿炳給曲子起個名子,阿炳常時間沒有說話,他低著頭、沉思了許久說:“就叫《二泉印月》吧”。為了避免與廣東音樂《三潭印月》的重複,再加上無錫有個映山湖,於是在楊先生的建議下就把“印”字該做了“映”,而成了現在的《二泉映月》。剛錄完音的阿炳神情顯得很激動,他撫摸著錄音機聆聽著自己的琴聲,激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阿炳無法想象,那細細的錄音鋼絲竟然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
錄音後的第23天,已成了新聞人物的阿炳在無錫雅藝協會成立大會上表演節目,從來都是站著演奏的阿炳,可以坐下來為大家演出了,這樣的登臺演出,也是阿炳一生中惟一的一次。那年阿炳57歲。1950年12月4日,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瞎子阿炳因病吐血而死。
1951年,阿炳的唱片出版後,立即轟動了全國;1954年,《阿炳曲集》也跟著出版,阿炳的音樂不但在國內廣為流傳,而且飛躍了國界,成為許多世界級交響樂團的演奏曲目。日本著名的指揮大師小澤征爾聽完《二泉映月》後,感動得雙膝跪地,淚流滿面。《朝日新聞》特為此發表文章《小澤先生感動的淚》。
阿炳的音樂,應該說是聽不夠也演奏不夠。到現在所有的二胡界還承認阿炳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功力未必有人全面地超過他。他的作品,可以站到整個二十世紀所有大作曲家的面前毫不愧色,他可以代表我們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最高的水平。這樣一位民間音樂家是永遠值得我們尊重的。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阿炳的《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等曲目,將一直會被我們欣賞下去、一直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充實著我們的精神。這就是阿炳這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民間音樂家,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筆偉大的遺產。
《生命的絕響—阿炳和他的音樂》(全文)
各位觀眾,今天有機會在這個地方跟各位談一下阿炳,我感覺到是非常有意義。在講述之前,我想先請大家聽一段音樂。那麼這段音樂呢,我想我不用報這個題目,大家一聽就很熟悉。(《二泉映月》)
好,我想在場的每一位都應該,一聽以後就知道它是什麼樣的音樂、由誰創作的了。那麼這一首作品,我首先要給大家講一下它是怎麼來的。1950年夏天,中央音樂學院研究部的教授、著名的音樂史學家楊蔭瀏先生,當時是剛剛從南京國立音樂學院轉到了天津的中央音樂學院來工作。到了天津以後呢,他一直在心裡裝著一件事情,就是他們家鄉有兩種音樂,他一直感覺到應該儘快地把它進行採訪、或者是錄下來。於是呢,他就到了夏天暑假的時候,利用暑假期間他與另一位,也是無錫的音樂家、也是研究部的教授叫做曹安和,他們兩位匆匆地趕到了無錫,一個他們想要去採訪無錫的一種道教音樂,叫十番鑼鼓;另一位就是有一位瞎子阿炳。他為什麼要到這個地方來,主要是當時他考慮到,當時新的社會制度剛剛建立,那麼很可能由於這種社會的變遷,那麼那個道教音樂的藝人或者這種音樂很可能被流失。阿炳呢,也很可能因為他年紀已經很大了,身體也不好,也可能就是有別的、出意外。所以他們二位帶著香港一位同行剛剛贈給的一臺鋼絲錄音機趕到了無錫。
到了無錫以後找到道教音樂的這些道人們是很方便的,很快就找到了,他們也開始答應,開始來錄音。但是阿炳當時的情況非常不好,因為在1947年阿炳遇到了一些很糟糕的事情,受到了當時社會的一些迫害,他從1947年就再也不動他的樂器了。這個時候楊蔭瀏先生找到他,楊先生其實從小就認識阿炳。在他12歲的時候,他曾經向阿炳學習過三絃還有別的樂器,但是他家裡認為阿炳是一個瞎子,地位低下,是不應該跟這人交往的,所以楊先生學了一段以後很快就停下來。但是到了二十世紀30年代,也就是阿炳差不多三十多歲的時候,楊蔭瀏先生趁暑假回到無錫的時候,又一次見到阿炳。可是這個時候阿炳雙目已經都失明瞭,失明以後呢,他就成了一個流浪藝人。這個時候呢,阿炳反過來請楊蔭劉先生教他,學彈琵琶的《將軍令》。因為楊先生的琵琶彈得也不錯,因為他已經看不見了,所以他用手掰著他的手教他,一個指法一個指法這樣教,這是他們的第二次交往。第三次交往就是抗戰勝利以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