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姓,故微子啟是宋姓得姓始祖;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衍即位,其曾孫愍公有孫名考父,歷仕宋國戴公、武公、宣公三朝,食採於鄒邑,其五世孫叔梁紇以邑名為氏,改姓鄒,故微子啟為鄒姓得姓始祖。宋國位於今河南商丘一帶,都城為睢陽(今商丘),其疆域最大時包括河南東北部、江蘇西北部、安徽北部和山東西南部。宋國為齊國所滅。
23、杞國:姒姓,初為公爵,後降至伯爵。杞國在殷商時就已有之,武王滅商後,尋找大禹後人,結果找到東樓公,便將其封到了杞國延續國祚。杞國最初在今河南省杞縣一帶,後遷到今山東省新泰,後又遷到昌樂,最後遷到安丘一帶。杞姓多源於杞國。杞國亡於楚國。
24、陳國:媯姓,公爵,受封者為媯滿。媯滿是舜之子商均的後代,娶了武王的長女太姬,生陳申公和陳相公。媯滿以國為氏稱陳滿,諡胡公,為陳姓受姓始祖。陳國轄地大致為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陳國亡於楚國。
25、薊國:姬姓,侯爵,受封者姓名不詳,為帝堯後裔。薊國在殷商時就已存在,位於今北京市區西南廣安門一帶。薊姓源於薊國。薊國亡於燕國。
26、祝國:姬姓,侯爵,受封者姓名不詳,為黃帝之後。祝國後人以國為姓,祝姓人推軒轅黃帝為得姓始祖。祝國位於今山東省濟南市。祝國亡於齊國。
27、焦國:姜姓,侯爵,受封者後世被稱為焦伯,為神農之後。焦伯為焦姓受姓始祖。焦國故城在今河南陝縣西十里鋪一帶。焦國始封者為神農後裔,後又封有姬姓焦國。姬姓焦國為東遷後的虢國所滅,姜姓焦國經過多次遷移後併入魯國。
28、越國:姒姓,子爵,祖先為姒無餘,為夏帝少康庶子。國都為會稽(今浙江紹興),擁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分,西周時很少與中原發生聯絡。越姓得姓始祖為夏禹。越國亡於楚國。
29、滑國:姬姓,伯爵,受封者被後世稱為滑伯。國都在今河南睢縣西北,後遷到費(今河南偃師市緱氏鎮西南)。滑姓出於此,受姓始祖為滑伯。滑國亡於晉國。
30、薛國:任姓,侯爵。此國曆史悠久,黃帝有子禺陽封於任,其十二世孫為車神奚仲,被禹封於薛國(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後世以國為姓,奚仲為薛姓受姓始祖。武王滅商後,受封者為薛畛。薛國亡於齊國。
31、徐國:嬴姓,子爵。此國曆史悠久,始祖為伯益的二兒子嬴若木。後人以國為姓,故嬴若木為徐姓得姓始祖。周穆王時受封,受封者為徐偃王之後。徐國封地為今江蘇邳州一帶,後擴充套件到安徽泗縣,徐偃王時疆域最大,包括整個蘇北、皖中、魯南等江淮廣大地區,彭城因徐國而改名,成為九州之一的徐州。徐國在西周時為東夷集團最大的國家。徐國亡於吳國。
32、邢國:姬姓,侯爵,受封者為周公之子姬苴,成王時封。邢國是古國,商代時就有,位置在今河北邢臺。邢國後人以國為姓,是邢姓的一個重要來源。邢國亡於狄人所建的中山國,後在齊國等國的幫助下在山東聊城西南部復國,後被衛國所滅。
33、沈國:又稱聃國,姬姓,子爵,受封者為武王十弟冉(聃)季載。三監之亂時,季載平叛有功,被周公舉薦為司空,後被成王封於沈國,位於今河南平輿、沈丘一帶。沈國被蔡國所滅,亡國後冉季載之後子逞逃奔楚國,其後人以國為姓,稱沈氏,冉季載即為得姓始祖。另,少昊金天氏後代也建有沈國,國君姓姬,春秋時為晉國所滅,今地不詳。
34、毛國:姬姓,伯爵,受封者為武王異母弟毛叔鄭,一說在今陝西岐山、扶風一帶,一說為今河南滎陽一帶,為毛姓起源之一。關於毛國的記載很少,何時滅亡、亡於誰手,無從考證。
35、鄭國:姬姓,伯爵,受封者為周厲王幼子姬友,史稱鄭桓公。初封地點為今陝西華縣東方。鄭國是西周的最後一個分封國。鄭姓源出於此國。鄭國亡於韓國。
以上是受封諸國中較著名的三十五個國家,另有諸多小國,鑑於它們事蹟不多,對歷史影響不大,在此不再列出。至於韓國和趙國,因它們是戰國時國家,在此不提。
附:中山國:建於春秋時,前身為北方少數民族鮮虞部落,為白狄一支。白狄主要分佈在今陝北一帶,後東遷至今石家莊一帶。東遷後的白狄包括肥氏、鼓氏、仇由氏和鮮虞氏四個氏族,前三者後被晉國所滅。晉國欲滅鮮虞但沒有成功。中山國後為魏國所滅,亡國後二十餘年又復國,定都於靈壽(今河北平山縣)。戰國時曾一度強盛,號稱千乘之國,僅次於戰國七雄。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