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姬姓,伯爵,立國者為武王六弟曹叔振鐸。國都為陶丘,轄地為今山東定陶附近。曹國後人以國為姓,是曹姓的起源之一(曹姓很早就有)。曹國亡於宋國。
8、成(郕)國:姬姓,伯爵,立國者為武王七弟成(郕)叔武。其後人有以國為姓者,故成叔武為成姓得姓始祖。成國位於今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成國為姜氏齊國所滅。
9、霍國:姬姓,伯爵,立國者為武王八弟霍叔處。霍叔處雖封於霍,實際上居於邶,目的是監視武庚。後霍叔處因參與武庚叛亂,被廢為庶人。但霍叔的兒子仍被周公冊封。周初霍國有兩處,一處為今河南汝州市西南部,此為霍叔處被封之處;一處為今山西省霍縣西南,此為霍叔後人被封之地。霍叔處為霍姓得姓始祖。霍國亡於晉國。
10、衛國:姬姓,侯爵,立國者為武王九弟康叔封。姬封的原封地在康(今河南禹縣西北),故稱康叔封。三監之亂平定後,周公將殷朝原統治地區封給了他,國都為朝歌(今河南淇縣),負責監管殷的餘民,後來又分給殷民七族,駐重兵八師。康叔封為康姓和衛姓的得姓始祖。衛國立國時間很長,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稱帝之後還在,最後為秦二世所滅。
11、滕國:姬姓,侯爵,立國者為武王異母弟、文王第十四子錯叔繡。滕國後人有人以滕為姓,有人以騰為姓,錯叔繡為這兩姓的得姓始祖。滕國位置即為今山東省滕州市。曾為越國所滅,不久復國,最後為宋國所滅。
12、晉國:姬姓,侯爵,立國者為武王少子唐叔虞,成王時封。晉原名為唐,唐叔虞子曼始改作晉,故姬虞被稱作唐叔虞。唐叔虞為晉姓得姓始祖,而非唐姓始祖,唐姓始祖為唐堯。但唐叔虞的後人有以唐為姓的。晉國初封地在今山西省南部,國都為唐(今山西翼城)。晉國最終分裂為趙、魏、韓三國。
13、吳國:姬姓,子爵。武王滅商後找到仲雍三世孫周章,封其為諸侯,遂改句吳為吳國。泰伯為吳姓的得姓始祖。吳國疆域包括安徽和江蘇兩省的長江以南地區,後擴充套件為兩省全境(除了徽州地區)。吳國為越國所滅。
14、虞國:姬姓,公爵。武王滅商後尋找泰伯和仲雍的後人,找到了周章,但周章已經是吳君,就仍封於吳;又把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到了周北邊的夏都故址,位列諸侯。虞國在今山西平陸、夏縣一帶。虞國為晉國所滅。
15、虢國:姬姓,公爵。武王滅商後,封文王的兩個異母弟為虢國國君,其中虢仲(一說虢叔)封東虢(今河南滎陽市汜水鎮),虢叔(一說虢仲)封西虢(今陝西寶雞市東),兩虢作為周王室的東西屏障。後東虢為鄭國所滅,西虢東遷建都於上陽(今河南三門峽市),形成南虢和北虢,實際上為一虢,為晉國所滅。西虢東遷後,在原地留有一虢,為秦國所滅。虢叔為虢姓始祖,這是虢姓的唯一源頭,即虢姓單源。同時,虢叔又是郭姓的受姓始祖。
16、楚國:羋(mǐ)姓,子爵,立國者熊繹,玄帝顓頊後裔。羋姓是古代中國大姓,其首先衍化出荊楚十八姓,進而又衍生出單姓143個,複姓112個,在這些衍化出的姓氏中竟包括張、王、李等當代大姓。楚國疆域很廣,其疆域最大時包括今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區。楚國亡於秦國。
17、許國:姜姓,男爵,立國者許文叔,是舜時伯夷之後。許國轄地包括今許昌縣及臨潁縣北、鄢陵縣西南這一區域,被稱作“中原之中”。許國曾為鄭國所滅,後在楚國幫助下,重新立國堅持了百餘年,最終為楚國所滅。許國亡國後,其後人以國為姓,這是許姓的一個主要來源。
18、秦國:嬴姓,伯爵,周孝王時分封,受封者為秦非子,系顓頊後裔。最初封地在今陝西省西部。
19、莒(jǔ)國:嬴姓,子爵,武王時封,受封者名叫己茲輿期,東夷少昊之後。莒國在今山東莒縣。莒國被楚國所滅,但最終成為齊國的疆土。
20、紀國:姜姓,侯爵,武王時封,受封者為姜靜,是姜尚次子。紀國子孫以國為姓,故姜尚也被追為紀姓祖先。紀國在今山東壽光市。紀國為齊國所滅。
21、邾國:曹姓,子爵,武王時封,受封者為曹挾,陸終(祝融弟吳回之子,顓頊玄孫)第五子晏安(大禹賜姓曹)之後。邾國在今山東鄒縣中部、南部,濟寧東境,滕縣北境,東西北三面界魯,其祖先以蜘蛛為圖騰。朱姓來源於邾國。邾國為楚國所滅。
22、宋國:子姓,公爵,成王時周公旦封,受封者為微子啟。因後人以國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