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之傳中有提,這裡不再贅述。
至此,依附於殷商各國中實力較強勁的諸國被剪除,殷商王朝被空前孤立了起來,天下出現了“天下三分,其二歸周”的局面,剪商大業告成。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姜子牙注意到,殷商雖然破敗,但還沒有徹底瓦解,其還是有著強勁實力的,不能貿然攻打,需要等待時機。但此時,周原離朝歌顯得遠了,不利於排程和作戰,為了更好地監視殷商的情況,姜子牙建議姬昌在今陝西長安縣灃河西岸營建了豐邑,之後遷都於此。
公元前1050年,一代聖主文王姬昌去世,臨終前,他將次子姬發託付給姜尚,囑咐姬發一定要完成自己未竟的事業。此時姜子牙78歲。
文王去世,武王即位,姜子牙繼續輔佐武王,被武王尊稱為“(師)尚父”。之後兩年內,周國沒有大的動靜,繼續增強國力,拉攏諸侯,等待時機。
紂王無道,朝局混亂,諸侯不滿,叛商歸周者越來越多。姜子牙見時機似有成熟,便建議武王舉行“孟津觀兵”,試探自己的號召力和諸軍軍事情況,試探伐商的可能性。此次行動有800諸侯不約而至,顯示了武王的威信。當時諸侯均說“紂可伐矣”,姜子牙和武王考慮到時機尚未成熟,而且目的也達到了,便以“諸位不知天命”為由班師回朝了。(過程參見武王傳)
此次伐紂滅商之前的預演,在各諸侯國間影響強烈,從此,更多的諸侯加入到了武王的陣營。
第二年年底,紂王殺比干,囚箕子,微子啟出逃,太師、少師奔周。武王見狀,與姜子牙商議。武王問道:“紂可伐否?”姜子牙答道:“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賓殃。”意思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武王聞言,果斷作出決定:舉兵伐紂。於是遍告諸侯:“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召集他們前來會合。
那時候,人們普遍迷信鬼神。在周國大軍集合完畢時,依照傳統,武王讓太史算了一卦,結果大凶,群人疑懼,甚至有打算退兵者。武王不信鬼神,果斷作出決定,迅速出兵,姜尚給予他極大的支援,並告訴大家,這個太史很業餘,根本不懂什麼吉凶,所謂大凶,實為大吉。大家於是才安心出征了。
武王親率大軍渡過孟津與諸侯會和,作《太誓》,進行了第一次戰前總動員,然後於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日(二月五日)黎明,來到牧野,作《牧誓》,進行了第二次戰前總動員。
之後便是牧野大戰了,參見武王姬發傳,結局是殷商部隊前陣倒戈,掉轉矛頭衝擊本軍後陣,致使殷軍大敗。本戰中,首先發起挑戰(致師)的是姜子牙親率的百名精銳勇士,為戰鬥的勝利立有頭功。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姜子牙已經是82歲高齡了,真是越活越年輕。
周朝建國之後,姜子牙被武王封到齊,都城是營丘(今山東昌樂縣境內),爵位是侯爵。姜子牙東去自己的封國,邊走邊住,速度很慢。有位住宿的客人對他說:“我聽說時機難得而易失,這位客人睡得這麼安逸,恐怕不是去封國就任的吧。”姜子牙一聽,連忙穿上衣服上路,第二天黎明時就到達了齊國,正好遇到東面夷人建立的萊國與他爭奪營丘,太公因趕到及時而沒讓萊國得逞。
太公到齊國後,本著“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原則,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放工商之業,發展漁業鹽業等當地優勢,很快使齊國富強,吸引了很多人前來依附。
武王立國不到四年去世,其子姬誦即位,是為成王。成王年幼,周公旦輔政,引發三監之亂。三監之亂時,淮河流域的少數民族也叛亂了周朝,成王於是派召(音同“邵”)康公授予姜子牙特權:東到大海,西到黃河,南到穆稜,北到無棣,諸侯不論什麼級別,只要是犯了罪,你都有權力去征伐他們。從此,齊國成為了無人可比的大國,也正是由於齊國具備代替周朝攻打各國的權力,才使得它在日後逐漸擴大了疆域,成為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之一。
相傳,姜太公活了139歲,這只是傳說而已,而據今人考證,其生於殷武乙二十年農曆八月初三(公元前1128年),卒於周康王六年農曆十月二十日(公元前1015年),享年113歲。這個年齡當代人都很少見得到,至今還存在著爭議。不過從太公的事蹟來看,其活了百餘歲卻是不爭的事實。
姜太公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其多半生漂泊不定、窮困潦倒,卻能關注天下,矢志不渝,終於在古稀之年遇到明主,成就大業,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太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