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地位很高,魏國共有三位侍中,其中之一就是王粲。
王粲比曹操早死了三年,他三十一歲加入曹魏陣營,四十一歲因病去世。十年間所擔任的三個職務都直接服務於曹操本人,因而得以與曹操以及曹魏陣營裡的其他著名人物朝夕相處,這為他後來撰寫《漢末英雄記》提供了一般史學家所不具備的特殊條件。據史料記載,十年間王粲曾隨曹操出征六次之多,不僅與曹操“遊觀出入”、“多得驂乘”,而且親身經歷了合肥之戰、潼關之戰等重大戰役,親身體驗了戰爭的殘酷和艱辛,領略了曹操的軍事指揮藝術和個人風採,這些都反映在他所寫的大量詩文中,也記錄在《漢末英雄記》一書裡。
王粲還與曹丕、曹植等人關係融洽,他長曹丕十歲,長曹植十五歲,如果說在曹操面前因是晚輩和下級而更嚴肅拘謹的話,他與曹丕、曹植的關係就如同兄弟朋友了。在鄴下文人的唱和飲宴活動中,王粲是比較活躍的一員,他現存的詩文裡有大量應和、應制之作。王粲死後,曹丕和曹植都專門寫詩文悼念,對他給予高度評價。王粲和曹氏兄弟深厚的友情從《世說新語》裡的一則記載就能看出來:王粲有聽驢叫的癖好,在王粲下葬時,已經身為太子的曹丕親自出席了葬禮,為了悼念王粲,曹丕要求前來參加葬禮的人都學一聲驢叫,這雖然很荒誕,但由於是曹丕的命令,眾人遵從,葬禮上“驢”叫聲此起彼狀。
。。
著史書重新演繹“英雄”主題
王粲不僅家學淵源、閱歷豐富,據《三國志》記載他還有另外兩項特長:一是記憶力驚人,他曾經與人外出,見路邊有一通石碑,大家都看了一遍,有人知道他記性好,就想考考他,問他有沒有把剛看的碑文記下來,王粲於是默背了一遍,“不失一字”。還有一次他看人下圍棋,中途棋局亂了,王粲幫他們恢復,下棋的人不相信,把棋局蓋上,讓他另外擺一遍,王粲就在邊上又擺了一遍,跟蓋起來的棋局比較,發現“不誤一道”。二是他“善屬文”,寫東西“舉筆便成,無所改定”,大家都認為這麼好的文章一定是提前打了腹稿,其實不然。王粲留下不少作品,《三國志》說共有詩、賦、論、議等六十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王粲集》十一卷,《去伐論集》三卷,《漢末英雄記》十卷,這些著作大概到宋朝時已經散俠,到明朝時張溥再輯《王侍中集》,只得到了一卷,收人《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如今,王粲的著作共存有詩歌二十三首,賦二十七篇,文四十六篇。
在王粲現存作品裡,《漢末英雄記》是很特別的一部。隋唐時人們還可以看到這部書的全貌,其規模大約十卷左右。《三國志》共六十五卷、三十六萬多字,《漢書》一百二十卷、八十多萬字,若按照這種篇幅容量推算,《漢末英雄記》的總字數應該在五至七萬字之間。但是,到宋代這部書就看不到了,《四庫全書提要》稱明朝王世貞雜抄諸書輯佚一冊,記有四十四個人的事蹟,以後在《說郛》、《廣漢魏叢書》以及《黃氏逸書考》等叢書中有輯本,今人俞紹初校點的《王粲集》中,在前代輯佚的基礎上又廣搜博徵,加以補充,是目前能見到最全的版本。根據這個版本,《漢末英雄記》尚有佚文一萬兩千字,約相當於原書的五分之一,涉及人物五十餘人。
這些人包羅廣泛,既有曹操、劉備、孫堅、袁紹、袁術、呂布、公孫瓚、劉表、劉璋、張揚這樣的割據群雄,也有董卓、李傕、郭汜、楊奉、胡軫這樣惡名頗多的軍閥;既有劉虞、張儉、王匡、涼茂這樣的名士,也有周毖、伍瓊、臧洪這樣的俠客;既有天下知名的風雲人物,也有像李叔節、關靖、劉子惠、趙浮、朱漢、尚子平、韓珩這樣的小人物;既有成功的典範,也有像丁原、韓馥這樣的悲劇英雄;既有武將,也有像孔融、逢紀、審配、郭圖、向栩這樣的文士。所記錄的事蹟重點在董卓之亂後到赤壁之戰前,也就是王粲生活的主要年代,對王粲來說,《漢末英雄記》就是他對漢末三國曆史的“口述實錄”。
這部書冠以“英雄記”的名字,顯然是把上述這些人都當成英雄來寫,這涉及到對“英雄”概念的理解。“英雄”一詞據說最早出於東漢班彪所作的《王命論》中,班彪在總結漢代立國經驗時認為,“英雄陳力,群策畢舉”是劉邦成功的關鍵,與王粲同時代的劉劭認為“草之精秀者為之英,獸之特群者為之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於此”。到了近代,“英雄”一詞又有了新的內涵,梁啟超眼裡的英雄除了“貴乎豪傑”之外,還必須能“謀團體之幸福,以一群之公益為目的”。通常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要麼是安邦定國、建立功業的領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