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公子之血(第2/2 頁)
將簾子放下,風允嘆息道:“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庶民何益,都是士大夫的利益爭端。”
“啊?”公子烈不可思議地望向風允。
風允此言他聞所未聞。
風允也不與公子烈再說什麼《周禮》的規矩和庶民的悲慼,只是笑笑。
“到了,下車吧。”
回到驛傳,此地倒是無礙,這因為氣運之事引起的地龍翻身,應是離會稽越遠的地方,越慘烈,那些地方多數無人,還算無礙。
但無人之地,卻有水流。
這越水要來了,田野將潰。
對此,風允竟有了些後悔之意。
他來自後世,這越國之民和大庭之民,對他來說,似乎都一樣,只不過他的所學來自大庭,他是大庭的使節。
“咚咚咚!”
“夫子,烈有事相商。”
“進來吧。”
“夫子,請攜《共戚策》歸國,烈有法讓大庭之民皆有自危之心。”公子烈進入門,就拜在風允腳邊。
如此大禮,風允卻沒有將公子烈扶起。
而是道:“我與大庭的恩情,只在這一次出使當中,我不會再出仕大庭的。”
恩情與仇惡,風允分得清楚。
大庭之恩,在今日的《大禹賦》下,風允就已經報了,越國想要攻打大庭,或是開口借糧,也沒有了正統的藉口。
之後大庭如何對待越國,就不是風允需要去思考的事情了。
而大宰的威脅……
風允沒有接過《共戚策》,他道:“我會歸國,但只是為救下我的阿嫂與侄兒。”
對於救下阿嫂與侄兒,風允只能盡力而為,也不枉阿兄,阿嫂的照顧。
大宰若是對他們出手,風允雖不是先天文人,但亦會借刀殺人。
“夫子……”公子烈嘆聲,卻是收回了《共戚策》。
他對風允再是幾拜。
“烈不再為難夫子,但請受烈之拜,以謝夫子教導,賜策,與今日解難之恩。”
風允以文氣托起公子烈。
卻能看見公子烈淚眼婆娑。
“烈失禮了。”
“夫子,烈會想辦法讓您離開越國的。”
說罷,公子烈就匆匆而去。
……
同一時間,在越宮發生的事情,也傳到了越民耳中,風允之名也在不斷地神化,有越民稱他為帝禹使節,來正越君之德。
而越宮內。
“好一帝禹使節,為何要讓那群庶民知曉今日之事!”越君怒視大卜。
大卜則輕輕搖頭道:“今日之事大,若是不告知越民,反而會有更多的禍害。”
“那,那就讓寡人來背?”越君怒拍桌案。
“非也,君上之德,自然會在祭祀之後以正。”
“祭祀!”越君聞聲,更是惱怒。
“我們之前謀劃的后稷之舞都被那大庭司徒給破了!”
大卜垂眸。
“后稷之舞,只是方便向小國討要糧食,穩住越民,不過是附帶之計。”
“我們所要的,還是各國公子的血,以此做卜,算那河圖下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