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褒國(第1/2 頁)
“上士,我先退後些。”
甲兵緊忙退離。
風允這才微微蹙眉。
“不入束脩,不允講學你們皆是如此想的,嗯…”風允似乎認可似的點頭,但補了一句:“你們可都是這般想的?”
風允的語氣似乎是讚許,所以這些孩童,包括黑犬都齊齊點頭稱是。
“這般…”
“不,允夫子,我不是這樣想的。”本來點頭的黑犬緊忙道:“之前夫子第一次授我業時,其餘人在牆角偷聽,夫子並未驅逐,反而讓其進來一聽。”
黑犬臉頰生紅,他這才想起來這件事,差點就說出話了。
風允望向其餘變得緊張的孩童。
也不責怪。
“你們與前些日子不同了,如今在奉承我?”
“夫子…”
風允擺手制止他們欲說之話。
“當見過甲兵在我身前低眉頷首時,你們對我也有了疏遠的敬畏。”
“對夫子,應該是敬重,而非敬畏,若是你們敬畏我,就不會與我說實話。”
“你們言之不實,我就難教嗎,之後你們學完了字,這謊話且不說信手拈來,去敗壞我的名聲?”
“夫子…我們不敢了。”孩童們都低著頭,剛才被抬舉起來,飄飄然的心一下子被風允拍在了地上。
但是他們年幼,還不懂風允話中想要他們領悟的道理。
隨即風允解釋道:“你們求學,那我為夫子,你們為弟子……講學時,我非上士,你們也非庶民,只是弟子與師。”
“我教爾等,你們學之,你們非是為我而學,非是為你們父母而學,多想想自己吧……若是你們無法為自己而學,那就退學吧,不然學之苦己累人。”
學字,在這個時代,是士族的專屬。
庶民想要學字,那些士族夫子都不會教導。
聞聲,孩童們緊忙自罪,有的甚至哭出了聲。
“且看之後,現在先聽講學。”
風允說話,孩童們都不敢再作聲。
“曾有一人,為君上,其弟叛亂,欲行割據……”
風允講了不多時,又聽見沙沙聲。
這一次,卻沒有孩童再敢出聲打斷,風允也不阻止,繼續講學。
“事敗後,其弟被君上流放……流亡時其弟卒,其有一子,早先因為其父的虛妄教導,不良的環境,以至於品行不佳。”
“在其父卒後,其子脫離不良的環境與教導,學會自己判斷,才逐漸明白了事理,意識到阿父叛亂君上是不道義的,從此醒悟,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後來君上聽聞其弟之子的轉變,就推舉他為卿士,在自己身邊做吏,經過觀察和考驗,君上明白其已經改過自新,隨即上表周天子,封蔡胡為子爵,建立了蔡國……”
“後世之人稱君上對自己的兄弟仁至義盡,是為仁義之君,而蔡子爵,是改過自新之輩,為迷途知返的有良德之輩。”
說完這個故事,風允望著還處於迷惑中的孩童們解釋道:“以故事而帶入己,你們且自己想想吧。”
也不怪風允會說這樣的一個仁義故事,只是這群孩童受到環境的影響太深切了,風允希望他們能自悟,擁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一味聽從別人。
正如剛才他們對風允的話奉承而答,也不去想想風允平時的為人處世。
風允起身。
“老師……仁是什麼意思?”
本想走的風允一愣。
“仁…就是內心的一種善,是品性高尚。”
風允這才想起,仁是孔子的思想,而現在沒有孔子。
“我有事,等到午時,我再回來,到時我要聽你們的所得。”
“諾…”
那旁邊的甲兵看見,緊忙跑來。
風允也正好有事找他。
“小哥可知曉這塊祿田在何處?”風允拿出一張祿田契,他知曉祿田在這附近,但是不如這邊的甲兵來得熟悉。
那甲兵恭敬接過,觀之後大驚道:“這不是宗伯的食邑嗎?”
竟然劃分給了風允!
要知道這大庭城周邊的土地都劃出去啊。
唯有遠些的地界還有祿田可劃……
甲兵立即道:“知曉,知曉,就在這不遠,我帶您去。”
他的姿態更加卑微了。
能從宗伯手上劃出祿田,可見風允被重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