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前的古改本,這種改本的存世量根本無從考證,因為他跟後世的改本混淆在一起了。既然都無從考證了,數量肯定不會多,因此,這作偽的《國史通典》也就成了古玩,而且比它的前身《通典》更值錢。這是一筆糊塗賬,偽品比真品更值錢,對唐風來說,他只要能證明這本書是明朝以前的改本他就能賣出好價錢,而這兩枚藏書印恰好能夠證明。
南京翰林院印是明朝翰林院的藏書印,這是明朝時期的官方修撰典藏機構,按照現在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待遇很高的單位。按理來說,這種機構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將一本作偽的《國史通典》鈐上藏書印。但這裡涉及到一個歷史變遷,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但南京還是被認為是明朝的都城,所以,翰林院並沒有一起遷走。
離了老大的支撐,這幫小弟的地位一落千丈,結果導致場子日漸冷清破敗,小弟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清貧。待遇不好,水平高的就會跳槽,留下一幫水品差的亂蓋藏書印,甚至還有靠著這枚權威的藏書印吃飯的可能,就跟全國牙防組似的,給錢就蓋章。
“季滄葦圖書記”的主人季振宜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書家,他生平藏書無數,但根據史料記載,他並沒有收藏《通典》,反而收藏了《國史通典》。畢竟是吃著明朝的飯長大的,一看到南京翰林院印倍感親切,收藏了。不管什麼原因吧,反正季老先生收藏過一本《國史通典》,這才有了後世作假者的仿效,作假總需要藍本的。
劉書南聽唐風說了半天,還是一知半解,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還是價錢比較直觀一點,他問道:“那這本書該值多少錢呢?”
唐風說道:“估計有一萬塊錢吧。”
劉書南沒有說話,心裡卻在嘆氣,一萬塊錢就把你樂成這樣了?
再老土的鄉巴佬也懂財不外露的,唐風並沒有告訴劉書南這本書的真正行情,他起身說道:“劉兄,我還有要事,先告辭了。”
慌亂的城市就像賽車場,滾滾車流在賽道上飛速流淌,玻璃結構的高樓大廈反射著耀眼的光,時尚美女佔據著廣告的牆,衣著光鮮的路人匆匆又忙忙。這時,一枚硬幣骨碌骨碌的滾向馬路邊的下水道柵欄,一個揹著揹包、穿著樸素的年輕人飛身跑上去,在硬幣即將滾入陰溝的剎那,一腳踩住了硬幣。年輕人鬆開腳,彎腰撿起了這枚硬幣,周圍的人就像看著天外來客一樣看著唐風,唐風將那枚五毛的硬幣揣進口袋,回到了等候公交車的車站。人都有思維慣性,雖然唐風不再窮的叮噹響,也隨手給過麻子臉幾百塊,但要他白白的丟掉原本屬於自己的五毛硬幣他還真捨不得。當然,唐風現在更關心包裡的佛像,留在身邊到底是舒坦。
這樣的人當然是不會坐計程車的,一路公交車輾轉,唐風來到了潘家園古今齋,賈德旺的那個熱情,真讓人懷疑他的性取向,財主還沒丟。
唐風將那本《國史通典》遞給他,賈德旺接過書看了半天,臉上還是疑問重重。唐風不耐煩的說道:“賈老闆,這都下午了,我還沒吃中飯呢,你這要看到什麼時候啊,眼睛不好使你好歹也置臺儀器吧。”
賈德旺說道:“您的眼光我當然相信,可您這東西看上去就沒一處像真的。”
“那我還是換別家吧。”唐風拿起揹包。
賈德旺立即拉著他說道:“哎,您別急呀,剛好今天有拍賣行的人來取東西,我找她幫忙看看。”
唐風算是明白了,原來這傢伙在用緩兵之計,當賈德旺第N次看時間的時候,門口停下一輛車,車門開,下來一箇中年婦女。
賈德旺立馬滿臉堆笑的迎了上去,唧唧歪歪一陣寒暄,賈德旺將手中的書交給她,中年婦女看過之後,馬上問道:“你這東西多少錢收來的?”
賈德旺嘿嘿的笑著,眼睛卻望向了唐風,唐風在中年婦女眼光掃來之前伸手比了個八字形。賈德旺立即會意的說道:“哎喲,這東西貴啊。”
“有價兒沒有?”中年婦女輕描淡寫的問道。
賈德旺說道:“我出了十萬塊。”
“十萬?”中年婦女說道:“貴了,要不跟那東西一起拿去拍賣吧?”
()免費電子書下載
“行!”賈德旺立馬點頭。
拍賣的念頭在唐風的腦子裡已經晃盪了好久了,這樣老給賈德旺抽錢不行。問題是他現在急需用錢,等不了,關鍵還是因為流動資金太少,以後穩定了,委託給拍賣行才是正途。這一行的學問是實打實的,馬虎不得,所以賈德旺這樣的人註定成不了大腕。
中年婦女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