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長大?”扭臉又對王嶽峰說:“你做的也不對。答應你妹妹的事你不辦,難怪她跟你吵。”
山杏兒像個打了勝仗的將軍似的,挺胸抬頭,臉掛微笑,得意洋洋地向王嶽峰發起了進攻:“現在不行啥時行?你打鬼子行我打鬼子就不行?你唬著個臉訓我就行我說你幾句就不行?我我我怎麼了?你不讓我去就是不行!”
同志們聽到隊長和山杏兒“吵架”,都笑著看熱鬧。王嶽峰把眼一瞪“一邊去!”隊員們都開心地躲了起來。他轉身陪著笑臉對山杏兒說:“好妹妹,明天你把靳嫂送到分割槽去。”
山杏兒把頭一昂說:“我不管!那是你們當兵的事,我一個小小老百姓,我管不了那麼多事!”
王嶽峰說:“我們不是有任務嗎。”
“你們有任務我就沒有任務了嗎?”
“好妹妹別鬧了,你的事我執行完任務就給你辦。”
山杏兒笑眯眯地說:“這還差不多。”
時令已到深秋。山風吹來,陣陣寒意襲身。半輪弦月掛在西天,冷光透出一種蕭煞,整個山野顯得更加沉寂和曠遠。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一隊四十多人的隊伍正悄無聲息地向西北方向前進……
轉過一個山口,山腳下的一個小村子在朦朧的月光下沉睡。王嶽峰向後一擺手,讓隊伍停下原地休息。他派杜子華和高強下去察看有無情況。按照張寶樂和宋秀山的偵察,這裡不會有敵情,但為了保險起見,王嶽峰還是讓人前去察看,以防不惻。一頓飯的工夫,杜子華和高強回來。王嶽峰對護送的幹部交代“快到鐵路線了,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出聲,保持隊型。”然後一揮手“出發!”隊伍隨著他的命令悄然向山下走去。
離鐵路越來越近,王嶽峰心情也越來越緊張。出發前,杜參謀長和喬部長代表魯中軍區首長親自前來送行。首長們再三強調這次任務的重要性:這不但是二十二名幹部的安全問題,更重要的是關係到路西整個抗日工作的大問題。二十二個人與路西成千上萬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沒有這二十二個人去組織領導他們,人再多也是一盤散沙。這批幹部是那裡抗日的火種,無論如何不能出問題,一點犧牲都是要不得的。雖然這次行動計劃做的相當周密,但是他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隊伍又急行兩個小時,來到一條小河邊。小河不太寬,彎彎曲曲向東南方向流去,河岸兩側長著密密麻麻的柳樹和揚樹。張寶樂走到王嶽峰跟前輕聲地說:“隊長,翻過前面那座山就是鐵路。”
王嶽峰掏出懷錶看了看問張寶樂:“多遠的路程?”
“十多里路。”
王嶽峰看著護送的幹部有的坐在石頭上,有的躺在沙灘上。從出發到現在八十多里的路程,中間只吃過一頓飯,體力消耗很大,為了迎接後面最緊張、最危險的行動,他決定讓部隊休息一會吃點東西。他輕聲對張寶樂說:“你帶高強到路邊摸摸情況,部隊在這裡休息吃點東西,一個小時後路邊匯合。”
張寶樂和高強沿著上山的小路向山上走去。站在山頂就能清楚地看到鐵路像一條巨蟒,橫臥在眼前,它就是日寇的鐵路運輸大動脈——津浦鐵路。自從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這條鐵路就成了侵略者兵員和戰略物資的運輸大動脈。為了保障其鐵路運輸的安全暢通,不惜重兵嚴防死守。沿途大小車站駐有重兵,夜間有鐵甲車巡邏,在主要地段和主要設施的部位,都設有固定崗哨和巡邏隊,還在鐵路兩側挖了“封鎖溝”。更為惡毒的是,為了防止八路軍和游擊隊破壞鐵路,他們在鐵路沿線的村莊實行連坐保甲制度,一個地方出事,附近村莊都受連累。他們還讓附近村莊的農民分段輪流在鐵路上巡邏看守,鐵路出現任何事情,全村百姓都要受到株連。因此,八路軍和游擊隊為了不使人民群眾遭受損失,暫時沒有對敵人的鐵路運輸線採取行動,現在鐵路運輸線上也顯得相對平靜一些。但是,敵人對鐵路的防衛不但沒有絲毫的鬆懈,反而更加嚴密。因此,所有來往過鐵路的部隊和抗日工作人員,都比較謹慎,以免受到損失。
張寶樂雖然非常清楚鐵路兩側的地形地物、車站情況。但是,情況是千變萬化的,特別是在這戰爭時期,敵情瞬息萬變,甚至一天一個樣一時一個樣。所以,他一絲一毫也不敢大意。他和高強沿小路仔細搜尋著行進。
此時,已是凌晨時分,大地更加黑暗。高梁和玉米等高杆作物早已被農民收回家中,空曠的山野除了遍地枯黃的野草和樹枝上殘留的黃葉外,再也沒有任何能夠遮蔽的東西,只有這黎明前的黑暗像一件巨大的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