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楚穆王商臣弒父自立後,在位了十二年,這一時期(…625…614)與楚成王后期(…632…626)、楚莊王前三年(…613…611)合起來,是楚國曆史上的一個過渡時期,由楚成王的初步擴張到戰略收縮再到楚莊王的大力擴張時期。這一時期長達二十餘年。穆王時期,對外拓展方面,主要是三年(…623)滅江、四年(…622)成大興(子玉子)、仲歸(字子家)滅六(今安微六安北)和公子燮滅蓼(今河南固始東蓼城岡),八年(…618)穆王親伐鄭與公子朱(息公子朱)陳,派遣椒舉聘魯。九年楚與陳、鄭、息之會,及復與蔡侯厥貉之會,十年伐麋。十一年夏圍巢(今安徽省巢縣,偃姓)。還有就是拉攏鄀,六與蓼、江,都是漢東小國。從漢間到中原,穆王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楚成王時期的大部分勢力範圍。
因為,這時期,正值晉襄公(名歡,…621卒)季年與晉靈公(名夷皋)趙衰之子趙盾執政時期,於是, “晉君少,不在諸侯”(《左傳》文九年範山語),趙盾多數時候要鞏固其執政權位,內部還有諸多不穩定因素,楚穆王八年(…618)晉殺其大夫先都、梁益耳、箕鄭父、士縠、蒯得,還有士會奔秦後誘而殺之。此外,秦晉繼續連連作戰,晉靈公二年(…619)、六年(…615)秦伐晉,四年(…617)、六年(…615),晉伐秦,晉對中原有些力不從心。這可以從二年(…624)伐江、八年(…618)伐鄭可以看得出來,楚師伐江,晉先僕伐楚以救江。同年冬,周王叔桓公與晉陽處父伐楚以救江,在方城,遇上息公子朱,未戰就退軍了。結果聽任楚在第二天滅掉了江。楚師於狼淵伐鄭,也類似,晉糾結魯、宋、衛、許等救鄭,可是鄭對晉也不太相信了,依然與楚平。
於齊,這時是齊昭公(名潘,齊桓公子)時期(…632…614),內無良臣,小人當道,齊政壞矣,且內部矛盾重重,齊桓公的幾個兒子間都想著找機會爭奪君位,無心也無力稱霸,在外事上,主要是與晉合作,雖然還談不上,晉的附屬國。但同為中原諸侯,自然有一致對楚的意願。秦更不用說了,忙於與晉的戰爭,歷史的上秦晉之好,並沒有維持幾年。說來有些諷刺。秦穆公死後,陪葬了大批的大臣,秦也因此沉淪下去,無意也無力東向。
於楚方面,並沒有大的內亂,楚人似乎對弒君不大追究責任,只要即位了,就可以繼續統治,沒有中原諸侯那麼講究和不平衡。不過,史上沒有過多的記載,或許有,或許沒有。本來城濮之戰,並沒有怎麼傷到楚國的固有實力,只是一時失敗,楚成王採取了避晉鋒芒的策略而已,因而,只要晉無力顧及諸侯,楚就恃機北上。
我們來比較一下,楚穆王時期與楚成王時期的在中原的勢力範圍。城濮之戰前,楚的盟國有,魯、衛、曹、陳、蔡、許、鄭,宋也有段時間附楚後來才背楚親晉。穆王時,蔡早就附於楚,鄭、陳先後被征服,宋看到陳鄭先後服楚,也不得不服楚。魯與接受楚國的使節。這時期滅了四個小國(江、六、蓼、),把楚的版國直接擴張到了漢東淮南一帶。到楚穆王后期,值晉無暇顧及諸侯,是時,楚的已基本恢復楚成王時的影響,在版圖上還超過楚成王。只是,楚穆王還沒有舉行盟會,就死了。
然而,這時期,楚對中原諸侯的征服並不穩固,由於陷於親楚,則晉攻之,親晉則楚攻之的惡性迴圈,為了自保,這些諸侯大都做好了兩手準備,或親晉,或平楚。楚穆八年伐鄭,鄭懼即與楚平,後在楚穆十二年(…614)又與晉平。十一年,群舒叛楚,楚又派子孔伐執舒子(名平)。這一時期,只有魯一直親晉,但也允許楚椒舉來聘。
楚令尹更換方面,子上過後,大孫伯(成大心,子玉之子)繼,卒後,成嘉(子玉子,大心弟)繼。終穆王之世,助其弒君的潘崇,並沒有得到令尹的高位,但為之仿周制始設太師一職,掌環列之尹(此官若漢之衛尉,王宮警衛之事)。可見,穆王尊之但並不重用之,《史記》載“掌國事”,為“相”,並不準確。當然在物質方面的獎勵還是大大的有的,作為報償,穆王獎賞他太子宮裡的眾多財物,包含了土地與奴隸。 。。
一、鳴將驚人(2…1…2)
一、鳴將驚人(2…1…2)
在簡要回顧了楚穆王時期的一些史實與形勢之後,現在,我們要去見識一下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人物。三年不飛,飛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就是說的他。與晉戰於河上,大敗晉軍,報城濮之役的是他,問鼎周郊的是他,讓鄭君效微子、許君肉袒而降的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