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時刻刻都要注意身、口、意三業的侵蝕。童林之去,自有他的因緣。”這老和尚比他師父跋陀還師父,總是說的王道一無話可說。
不過,王道一還是耿耿於懷小和尚童林的死,無法忘記。他甚至懷疑,現代少林寺甘露臺(之前叫翻經臺)上的那兩棵死而不枯的參天大樹會不會就是童林屈死的冤魂所化。
這真是:翻經臺上,童林命喪。因果賬裡,此消彼長。
 ;。。。 ; ;
第十七章 十六特勝法
開悟成佛沒有那麼容易,甚至連入道都是那麼難!
王道一實在是鬱悶,怎麼自己就成了個掃把星了呢?在“周天靜止大陣”裡遇見了跋陀尊者,結果跋陀不久就自燃了。在墨都洗心城裡遇見了田非命,結果田非命捨身取義了。這剛剛重返少林寺還沒兩天呢,結果遇到的小和尚童林也以死謝罪了。而且,他們還全部都是因為自己而死的。
所有的這一切,都讓王道一痛心疾首,並迫使他發自內心地真心想學佛了。畢竟,佛法無邊,雖然自己不一定能夠大徹大悟,但是總會多少學點,也不至於總一直稀裡糊塗地什麼都不懂,一再地拖累他人。
“禪師,怎麼樣才能成佛?”王道一既然下定了決心要學佛,就想立即行動。雖然他很討厭僧稠禪師,但還是主動跑來請教。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佛呢?”僧稠禪師反問道。
“佛還分好多種嗎?都有哪幾種?”王道一很是稀罕地問。
“按照果位高低,有聲聞、緣覺、菩薩、佛陀四種。其中,只有佛陀覺行最為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按照世俗分法,小乘佛教只有聲聞四聖,阿羅漢也是佛,佛是大阿羅漢。大乘佛教只有十地菩薩,菩薩即是佛,佛是大菩薩。按照……”僧稠禪師這老和尚越講越多,越講越細,可惜王道一是越聽越聽不進去。
“停——停!禪師,不好意思,停!您就告訴我,怎麼成就那最大的佛陀吧!”王道一實在聽不進去了,而且根本聽不懂,不得已喊了停。
“道一師兄,您如此急切地想成佛,到底是為了什麼呢?”老和尚不答反問。
“嘿嘿!”王道一傻笑了兩聲,然後結結巴巴地說道:“這——這不是你師父,跋陀——跋陀尊者讓我來少林寺找你,說什麼待來日少林大難,讓我拯救危——危局。”
王道一明顯不是為了拯救少林危局才想成佛的,所以說起話來才底氣不足,結結巴巴的。好在僧稠禪師並沒有與他計較,更沒有揭穿於他,而是淡淡地說道:“世間萬物,成住壞空,因果輪迴。沒有一個少林需要你去拯救危局。若是真的危局,即便你是佛陀,也是救他不了的?”
“那你讓我幹啥?”王道一一聽即使成了佛也不是萬能的,頓時洩了氣。
“參禪!”
“什麼是禪?”“禪者定也,由坐得定,故名為禪。”
“定哪?定身還是定心?”王道一似懂非懂,只管去問。
“結跏身定,攝心心定。”僧稠禪師對答如流。
“用什麼法定,盤腿一坐就行了?”王道一之前做過禪修班的義工,知道打坐能夠禪修。
“個人因緣不同,根器不同,所修禪法亦是不同。他人所修何法,不敢妄測。反正貧僧第一位師父僧實法師修的是‘九次調心’,最後一位師父跋陀尊者修的是‘四念處’和‘五停心’的止觀法,中間貧僧還向道明禪師學習過‘十六特勝法’。這‘九次調心’的要義是……”
不知怎的,僧稠禪師這老和尚見了王道一話就特別多,恨不得一下子就想把平生所學都傾囊相授。可惜,王道一根基實在是太淺,聽都聽不懂,別說學了,更甭提悟。
講著講著,僧稠禪師就不講了。因為王道一已經聽睡著了,其實這也不能全怪他,說的都是專業術語,又沒有個百度可以上網查查,連概念都聽不懂,還怎麼聽。
一覺醒來,王道一看見對面的僧稠禪師又在打坐呢。可別一坐又是九日九夜吧。王道一趕忙接著問:“禪師,這‘九次調心’、‘四念處’、‘五停心’和那什麼‘十六特勝法’,到底哪一個比較適合初學者?”王道一為了表示,自己雖然睡著了,但還是在認真聽講的,就把睡熟之前聽到的幾個概念全部說了出來。
“沒有初學或者入門之說。悟則剎那成佛,迷則萬劫淪流。不過,無論修哪一種方法,都要有恆心,有毅力,一門深入,勇往直前。至於師兄,這三種方法都是十分適合於你,你可任選一種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