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古人的名字資訊量很豐富,叫“伯X”的肯定是家中老大,“仲X”是老二,“叔X”是老三,“季X”是老四。從那八兄弟的名字看,因為是雙生子,取名的時候排行並列,但問題也就出來了,有兩個老大,兩個老二,兩個老三,兩個老四。單單兩個老大好說,但後面的排序要調整,因為既然是老二,就意味著只有一個比他大;現在體育比賽中,假設有兩個並列第一,則沒有第二名,以此類推。不過那樣一來,也就看不出是雙胞胎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36、文質彬彬的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是器皿。”(君子不器)器皿有專門的用途,而君子是一種比較完美的道德要求,它不等同於專門的人才。君子不器,沒心沒肺地解釋,君子不是東西,而是人。很遺憾,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就是個東西,孔子說他是器皿,但是盛祭品的瑚璉(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也算是貴重的禮器,但人格物化了,很多人認為對照“君子不器”的標準,孔子對子貢的評價很低。非也非也,理解孔子說話先要結合上下文,再扯遠一些也不遲,請對照這章——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這不是把賢人與仁者比做良器嗎?禮器也者,在春秋時代是所獲物與支配權二者的合一體,由人格的物化轉變而為物化了的人格,“道”藏於“器”。今天我們還會說某個人物值得器重。
孔子給君子下的定義是:把義作為根本,用禮儀來施行,以謙遜的態度述說,靠誠實來成就(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強調義、禮、遜、信。全面一些就是符合“文行忠信禮義孝悌廉恥直仁知勇”,相信看過前面的章節,讀者已經對君子的標準會有個印象,這章回避重複,只補充一些君子的特徵和表現。
“君子坦蕩蕩”(),故而評價別人能不帶個人恩怨,孔子說:“我對於他人,不詆譭,不虛譽,如果有所稱譽,已經是有所察驗了。”(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晏嬰,齊國大夫,勸阻了齊景公重用流亡中的孔子(《墨子&;#8226;非儒下》有渲染的描述),但孔子評價他“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子西,楚國公子,阻止楚昭王任用流亡中的孔子,有人就子西詢問孔子,孔子說:“他啊,他啊。”(問子西,曰:“彼哉,彼哉。”)迴避的態度,怕人誤解。孔子“樂道人之善”(),所以子貢議論他人的過錯和缺點時,孔子說:“賜真能幹啊!我就沒有那種閒工夫。”(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誹謗別人,此心先要放平來,孔子說:“君子責求自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色莊而內狎()貌似君子的人是做不到的。
君子高尚,不追逐利益。孔子說,“君子上達”(),“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泰而不驕”(),“君子群而不黨”(),孔門該是反對梁山結義的,因為宋江們群而且黨,黨就是幫派,為了集團利益,結義的本質是結夥,為了吃飯。
君子有鑑別力。孔子說,君子不會跳下井裡去救人,“君子會見義勇為,卻不會自己陷進去;可能受到欺騙,卻不可能被愚弄。”(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君子矜持而不爭執(君子矜而不爭)。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即使是射箭娛樂,也是作揖謙讓而上場比試,射畢下來飲酒,爭而不鬥,那種爭也是君子式的。(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還是體現和為貴,所以中國人發明了象棋,手談時和棋居多,棋訣中就有象“入界宜緩”、“不得貪勝”、“勢孤取和”的取向,而現代競技規則中也有“雙方六十步不過河,判和棋”,“長將三步,不變作和”的規定。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君子每到一處,必定增添光彩。孔子想到少數民族地區住段時間,有人說:“那裡粗野落後,怎麼行呢?”孔子說:“君子住在那裡,怎麼會粗野落後呢!”(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後世著名的《陋室銘》就是這樣寫出來的。
君子完美。孔子說:“質樸勝於文采顯得粗陋,文采勝於質樸顯得雕琢。文采、質樸兼備,才是君子。”()還是讀原文好——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txt小說上傳分享
37、榮辱譭譽的疑章疑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