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有出現,好像他忘記了遠古的初民就善於使用弓箭、投槍,以避免與猛獸肉搏,後來的武俠界也有飛刀、鏈子槍、流星錘,我懷疑他以前準備過大猩猩、袋鼠的講義,偷懶貼上過來了。二是對自己的身體有強烈的自信,認為受儒家“修身”齊家觀念的影響。我愚笨,只記得孔子說過“君子無所爭”,要比試就射箭、划拳,贏輸都喝酒,“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就是這麼來的。儒家愛惜自己的身體,不尚勇,也不推崇蠻力,要比武,寧願兵器被震飛而服輸,也不要胸口挨一掌吐血半升。“墨俠而儒生”的命題輕易地被顛覆,孔墨不打不相識,歷經兩千多年的對立,由身著對襟衫疑似儒者的孔教授拉皮條,結成了八竿子也打不上的轉折親,可喜可賀。以百家講壇的壟斷資源,孔教授根據輕功給武俠鑑定出道家血緣,根據太極圖給太極拳找出陰陽家基因,就無須那麼多步驟。
步驟少的數學題簡單易懂,符合講壇的風格,孔教授分析百姓喜愛武俠的心理,源於對體能極限的挑戰,跟大家喜歡看奧運會類似。孔教授本人對奧運會的評價是“單調乏味”,大家喜歡看是等著破紀錄(挑戰極限),只是每屆奧運會可以打破多少世界紀錄?不知道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孔教授愛不愛看我們的優勢專案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那沒有世界紀錄可破;劉翔奪冠是不是完美,他可沒有破世界紀錄;姚明打球他看不看,別提得101分破張伯倫的紀錄,就是得82分破科比的紀錄,再打個五折都很難,這比賽對孔教授而言有什麼看點呢?
武俠小說對孔教授而言,武打是一個看點,他說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不重視武打的描述,古龍模仿梁羽生,對武打更加忽視。在我印象中,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非但重視武打的描述,而且還很用心,也很精彩,如果抽掉跟打有關的文字,我想像不出小說會成什麼樣子;儘管梁羽生確實說過武俠小說可以沒有武,但不能沒有俠,聊以*而已,誰告訴我梁羽生哪本武俠小說實踐過“有俠無武”。
至於古龍的師承,不知道有多少人同意孔教授的結論,其抑古貶梁,為的是揚金。孔教授說金庸武俠小說裡的武打充滿美感,怎麼個美法呢,請看大螢幕(不只一次)——電視劇熱鬧的打鬥場面,很動感,美不美我不說它,我要說的是這講壇突然變成了演壇,變成了劇介,他是在講小說呢,還是在演小說?如果演小說,隨便哪隻猩猩敲一通鍵盤寫出的劇本,也可以拍出精彩的武打場面,何必拿金庸來說事。如果是講小說,該用文字來解說文字。孔教授用表演藝術來詮釋文字藝術,做導演正好,何苦到百家講壇來趟這壇渾水;孔教授企圖矇混過關,要麼是功力不逮,要麼是葉公好龍。
孔公不好古龍,他說古龍筆下的俠客不喜歡用劍,是因為劍不實用,裝飾而已(武俠小說裡的招式是實用的嗎?),喜歡用刀,不知道他是統計過還是憑印象。現在我們就來數一數,除了傅紅雪用刀,還有哪個高手用刀?李尋歡用飛刀,上官金虹用環,阿飛、西門吹雪、葉孤城用劍,陸小鳳用手指;七種武器系列,碧玉刀、長生劍、孔雀翎、多情環、離別鉤、霸王槍、拳頭,也沒有厚刀薄劍。
初步結論:孔教授根本沒看過幾本武俠小說,他根本就不愛看武俠小說,他是投百姓之好而講武俠小說。
在中國,人人都可以煞有介事地講幾句武俠,就象在巴西,人人都可以貌似內行地侃一通足球一樣,大眾話題,趨之若鶩。建議央視還要不拘一格地開放百家講壇,大膽地吸收瓊瑤言情小說、西村獸行的色慾小說,隨便誰的長短句,把分壇設到省城、縣城、圩鎮,發展為百姓亂彈,實現*:代表最火爆的文化現象,代表最有商機的生產力,代表最廣大農民的利益。
中外情人節比較談
一、2月14日&;#8226;草野會
西方的情人節歷史悠久,但既然要移植到中國來,就得服中國的水土。陽曆二月,一般是陰曆正月,《呂氏春秋&;#8226;孟春紀》說:“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候雁北……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繁動。”復甦的季節,但大地剛剛甦醒,睡眼惺忪,氣溫較冷,不適宜戶外活動,浪漫色彩削減。2/14在中國,沒有一個自己的神話傳說來支援,顯得血統不正,臨時開發一個過於功利,初步結論是: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的正月不合時宜。
如果把陽曆的2/14修正為陰曆的二月十四,就好多了。《呂氏春秋&;#8226;仲春紀》說:“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華,倉庚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