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守城門的(晨門):知其不可而為之。()一種百折不饒的精神。
衛國荷蕢者:不知水深水淺過河的不同策略()。孔子也有為難的時候。
楚國狂人接輿:鳳凰()美德的化身。
蔡國長沮:知津。()即不迷津,智者不惑啊。
蔡國桀溺:避世人而不避世道。()當時孔子也彷徨,但堅信“鳥獸不可與同群”。
鄉野丈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孔子無可爭辯。
二、士大夫之評。
吳國太宰:聖者,多能。()聖者在天,多能適於塵世,上下鹹通,天地皆知,雅俗共賞。
陳亢:不偏愛兒子(君子之遠其子也)。不偏愛,不溺愛,就是愛。
陽貨:好從事而亟失時()。孔子確實生不逢時。
三、鄉黨人之評。
衛國儀封人:木鐸。()孔子為木鐸,《論語》就是振聾發聵,萬古流芳。
達巷黨人:大哉孔子。()鄉下人說話就是這麼簡潔,沒有文采,通俗易懂。
四、門弟子之評。
徒子徒孫: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身體力行的君子。
顏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高深的學問,不鍥而不捨地鑽研行嗎?入門容易精通難。
南宮适:大禹、后稷再世。()知大禹、后稷的人絕沒有知孔子的人多,在中國是這樣,在世界上更是如此。
五、子貢之評。子貢是為老師守了六年喪的,感情自是不一般,所以單列。
①溫、良、恭、儉、讓。()為人真誠,個性完美。
②博學,無師承。(12)誰敢師承?以至於說他的母親是感天地而生孔子,連血緣都沒人敢承了。
③宗廟之美,百宮之富(13)他的學問值得我們學一輩子,而趙普可以半部論語打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
④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三位一體的聖人,至少可以說是完人了,而孔子對完人的描述是:“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很明顯孔子不能集那些人的優點於一身,正因為如此,孔子才是孔子,人無完人,周公教導後代說:“無求備於一人。”()
⑤天人,不可企及。(15)他的腳在地面上,東方篤定的學生可以向西方虔誠的信徒吻羅馬教皇的腳面一樣,吻孔子的腳。
⑥日月,不可毀。(14)他只會照耀我們。
⑦“君子的過錯,就如同日食、月食。有過錯時人人都見到,改正時人人都敬仰。”(11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這句沒有言明,為什麼運算元貢對孔子的評價呢,聯絡一下“日月不可毀”的評語,以及《述而》篇裡的一章,就可以推斷我的統計成立,孔子說:“我很幸運,如果有過錯,別人一定知道。”(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⑧其生也榮,其死也哀!(15)
後記、事倍功半
《論語》就像一個論壇,同門君子,列國人物,文質彬彬。我羨慕孔子的第一代弟子,有機會像冉有、樊遲那樣為老師駕車,隨時聆聽教誨,像顏回、仲弓那樣說:“愚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像子張那樣把教誨寫在紳帶上();如果能像顏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那樣侍孔子坐,與孔子各言其志(、),那會受寵若驚;至於象子貢、子夏那樣與孔子談詩,“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更是可夢不可求了。
本讀書系列四十章而止,在我是有講究的。《論語》二十篇,讀書筆記四十章,取事倍功半的意思,是為敬;不敢說厚積薄發、十年磨一劍,最多說十年砍柴一朝燒,能照亮多少空間就不枉柴火之功。寫了四十章,不厭其繁地引用原文,《論語》二十篇503章,我的引用涉及390章,是為了說明原文的好,同時也對《論語》有個基本全面的介紹,但我不敢認為自己參悟出了孔子微言大義、嘉言懿行的百分之一。要吸取孔學營養,還得讀原文,仔細讀,“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孔子舉手投足皆學問,子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子夏說:“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不遺忘所學得的。”(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這樣必有收益。我也可以介紹自己讀《論語》的心得:要輕輕鬆鬆地讀,不求甚解地讀,樂在其中地讀,事倍功半地讀,日積月累讀,年年歲歲讀,床頭枕邊讀,放下了拿起來讀,與兒童一起讀。
附錄、論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