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2/4 頁)
作過程中,徐克就已經碰到過這個問題,好萊塢的特效設計人員根本不知道劍氣、掌風這些東西是什麼。蕭逸臣不願意投資,就是因為外國觀眾根本不具備理解蜀山這型別電影的文化基礎,這樣的電影在海外是沒有市場的。
但是徐克現在又把劇本拿到了他的面前,這讓他感到很為難。徐克拒絕好萊塢的邀請,堅持要拍原汁原味的華語電影,這一點蕭逸臣是很看重的。但是欣賞歸欣賞,蕭逸臣必須得考慮現實的問題。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主席,他不可能為了支援徐克的這種做法就投入鉅額的資金。而不顧影片的市場價值。
好萊塢不可能為華語電影量身打造劇本,因為它面對的主流消費市場並不是華語世界,接納華語電影,只不過想要擴大好萊塢電影的影響範圍,究其本質並不是為了幫助華語電影發展。
只是說雙方能在這種合作中各取所需。好萊塢向華語電影提供成功的經驗和技術,華語電影用自身的特點來充實好萊塢電影的題材型別。蕭逸臣一直主張逐漸的進行一些文化的滲透,在華語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合作中讓觀眾漸漸的也能夠接受華語電影。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憑藉著幾部電影的成功就以為海外觀眾可以接受華語電影,這樣的想法是很幼稚的。
蕭逸臣現在為難的是,同意徐克的想法,這有悖於他的商業價值觀;但是拒絕徐克,又是在無形中打壓了華語電影人挖掘自身電影特色、形成核心文化競爭力的決心。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蕭逸臣這次確定感到很頭疼。
蕭逸臣這邊猶豫不決,徐克在香港等得也是焦急萬分,他知道蕭逸臣無論如何肯定會給他一個答覆。按照蕭逸臣一貫的風格,在看過劇本之後他馬上就可以做出決斷,這次拖了這麼長的時間,情況確實有些
常。
在焦急的等待了一個星期之後,蕭逸臣終於給徐克打來了電話。徐克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覆,但是蕭逸臣也沒有明確的拒絕他,在這次通話中,他問了徐克一個模稜兩可的問題:“其實一開始你就應該知道我對你這個劇本的態度,但是我還是想知道你為什麼依舊要堅持?”
“你既然願意為彼得一傑克遜投資,為什麼就不能支援我的想法,難道在你的眼中,中國的傳統的文化就比不上西方的魔幻經典?”徐克知道這次不是自己說服蕭逸臣,就是自己被蕭逸臣說服。
“《指環王》是西方的魔幻經典。而《蜀山劍俠傳》是東方的仙俠小說中的奇葩,在藝術價值上,我覺的兩者並不存在優劣之分。但是從流傳的範圍和影響力來看,《蜀山劍俠傳》不要說在海外有沒有能看得懂,就是在華語文化圈中,真正看過小說原著的人恐怕並不多。而反觀《指環王》,不要說在歐美地區,就是在亞洲,很多有都有讀過這部小說。為什麼給彼得一傑克遜投資。而否定你的設想,我想這就是我的解釋!”
“如果不去嘗試,又怎麼知道不可行呢?”雖然蕭逸臣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但是要讓徐克就這樣放棄。他還是有些不甘心。
“嘗試也得一步一步的來,西方有句諺語,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而你直接就把中國文化最本真的東西抬出來,你覺得外國觀眾會接受嗎?。在這個問題上蕭逸臣不打算讓步,徐克的想法並沒有錯,只是現在還不到時候。(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山海經
摩登時代第二百三十四章山海經
讓次湧話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果,蕭違臣和徐蘇誰捌沒波誰。徐克感到很失望,蕭逸臣也感到很無奈。在這之後,蕭逸臣放棄想要說服徐克的想法,他把徐克留下的劇本寄回了香港。在收到劇本之後,徐克已經知道蕭逸臣這次的態度是絕對無法改變的。灰心喪氣之下徐克甚至想到了要推出香港影壇。好在夫人施南生及時的勸止了他。不過這件事情對他的打擊確實很大,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意志
蕭逸臣這次雖然拒絕了徐克,但他心裡也留下了一個邁不過去的坎。避重就輕固然是智者所為,但是勇於嘗試才是開拓者應該有的氣魄。在這個問題上,蕭逸臣對自己所堅持的信念第一次產生了動搖,這讓他感到很迷茫。徐克想要拍一部和《指環王》想媲美的東方奇幻。這樣的想法確實不錯,但是《指環王》的成功是因為彼得一傑克遜把一部魔幻電影拍出了史詩般的氣魄,不論怎麼說,徐克的劇本在氣魄就已經輸了一籌。
在反覆琢磨這個問題的過程中。蕭逸臣一直在考慮這樣的問題:“華語奇幻類的文藝作品中,難道就沒有那種具有史詩感的魔幻故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