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生,一切政府的壓迫,社會的攻擊笑罵,就是斷頭流血,都不推遲。”(引自《新青年》第六卷第一號)自此,稱*為“德先生”、科學為“賽先生”的這一“五四用語”,便在中華大地風行起來了。
多少年過去了,吾國的德先生,從新*主義而社會主義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通衢大道上闊步走來,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治*權力不斷增強。而賽先生呢?自然不甘落後,早在400多年前,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將近代科學帶入中國。以後的各次政治運動如“洋務運動”、“百日維新”等等,雖然都在不斷地喚醒華夏民族的科學意識,然而都不及“五四”運動的猛烈,而且迅速付諸實際行動。我們的有識之士“猥自枉屈”,從歐美等地請來了賽先生,從蒙童開始學習“格致”(聲光化電等實用技術),以及多種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終於迎來了當今電子科學、數字科學等等高科技時代的到來。然而,當吾國國門再一次開啟的時候,特別是近些年來以資訊科學技術為代表的知識經濟向我們湧來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咱們賽先生的奔跑速度與人高馬大的洋選手相比,確實落後了一大截。
怎麼辦?賽先生的特質就在於那個“賽”字。恰如火車與汽車賽,高速列車與飛機賽,賽得交通工具大發展;今天我們也要國內與國外賽,沿海與內地賽,賽出一個科技現代化的強國來。同志哥,不要自卑,不要膽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已經把我們無情地推向這個賽場了,華夏兒女焉能“拉稀擺帶”!
賽起來就要加大投入。這些年來,我國的科技經費投入儘管逐年增加,但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卻是很低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種投入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的0.7%左右,而1996年竟下降到了0.48%。這相對於美國使用的2.45%,日本使用的�2.9%�,我們的投入真是太小了。因此,“既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吃飽草”的問題,已嚴峻地擺在了我們面前。勒緊褲腰帶加大資金的投入,對自然條件差一些的中西部地區,還要給予政策上的優待,這才正是我們的賽先生翹首以盼的呢!
賽起來還必須加強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教育,大力提高國民的文化水平,這本來是加大投入的題中應有之義,然而我從報紙上閱讀到的一件事卻刺痛了我的心:一次,美國未來學院院長�楊·莫�裡森同北京大學副校長陳章良談起智力資源與資本的關係問題,陳章良無奈地告訴楊·莫里森,目前95%在歐美名牌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的北大畢業生,拿到學位後,都留在了美國或歐洲沒有回來。我們最寶貴的資源在流失,報紙上卻在為我們又引進了多少外資而沾沾自喜。據調查表明,我國公眾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比例僅為0.3%,而美國、歐共體國家公眾達到基本科學素養的人口比例,卻比我國分別高出23倍和15倍。至今我們不少地方偽科學肆虐,封建迷信盛行,顯然與全民族的文化科學水準低緊緊相關。這別說為我們的賽先生助跑了,不拖其後腿便算是幸事。可是我們還比較普遍地認為:資本是最重要的資源,因而以把美國的資本大量引進而高興;而美國人顯然是把知識看成是比資本更重要的資源,是把中國的人才大量引進本土而高興。在兩個不同的“興奮觀”面前,難為我們的賽先生了。好在我們現在終於真正懂得:華夏民族的文化水準飆升之日,便是賽先生的騰飛之時。只可惜這一併不艱深的道理,我們似乎明白得晚了一些。
賽先生在賽跑,德先生在加油,我們的炎黃子孫呢,一定要雄起啊!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解讀匿名信
一個幽靈,在空中游蕩。它一旦降臨某單位,常常引起軒然大波。這絕不是革命導師所說的“共產主義”,而是匿名信。
匿名信,牽連著複雜的人文和社會因素,簡單地肯定或否定它,都難以說清問題的實質。這裡,我試做一點具體分析。
我以為匿名信大體可分三種型別。第一類,告發的事實準確,揭露的問題嚴重,提供的證據也很確鑿。在反貪鬥爭中,不少“蛀蟲”就是透過它挖掘出來的。但由於舉報者礙於所處環境*法制不健全,打擊報復勢力強大,揭發信也就只好暫不留名了。赫魯曉夫位居蘇共政治局時,官位不可謂不大,但一句反對斯大林的話也不敢講。而斯大林去世後,赫氏便在黨的代表大會上公開批判其*,有人便遞上紙條說:你當時也是其權力核心集團的重要成員之一,為什麼不起來反對斯大林的*?赫氏把紙條上的內容當眾唸了一遍,隨即大聲問道:“這是誰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