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練,包括啞鈴操、瑜伽、跳舞、高爾夫、保齡球、網球等。
第四步:減少看電視的時間,路程不長就不要開車,不要長時間坐在電腦前。
鍛鍊金字塔
【適宜人群】
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體質較差者,亞健康者,缺乏運動者。
【練習強度】
有氧運動:每週3~4次,持續至少30分鐘;肌肉鍛鍊:每週3次,20分鐘;伸展運動:每天堅持;背部護理:每天堅持或一週5次鍛鍊。
【健身功效】
保護心臟和肺臟;強化肌肉組織,防止肌力流失;增強骨骼彈性,緩解關節疼痛;增加平衡性與靈敏性;塑造脊柱健康,防治背痛。
【注意事項】
應該每隔一天做一次有氧運動,並與肌肉練習交替;伸展運動應該在鍛鍊之前或者鍛鍊之後進行,首先做一些基本的伸展運動,然後是全身的伸展運動;在你日常的伸展鍛鍊中應該加上5分鐘的背部拉伸鍛鍊。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2。人老腳先衰,長壽始於腳(1)
民間流傳:“樹老根先竭,人老腳先衰”。人體足部是足三陰和足三陽六大經絡的起止到達點,包括經外奇穴,共有94個穴位在足部,這些經絡穴位聯絡著五臟六腑,幾乎彙集了人體全部器官資訊。現代科學研究也表明:腳有26塊骨頭、19塊肌肉、32個關節、10萬根血管、4萬多條汗腺……完全是一部神奇的機器!腳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經常鍛鍊腳,有祛病延年之奇效!
常做下肢操:長壽的不二法門
中醫病理中講道:“生命的衰老,從腎臟開始,腎臟的衰老,從腳底開始”。古人有言:“竹從葉上枯,人從腳上老,天天千步走,藥鋪不用找。”說明人要想健康長壽,必須勤於動腳、動腿,要經常活動,使腿腳的經絡暢通。以下的這套下肢操堅持練習對身體非常有益。
【操作方法】
準備姿勢:身體直立,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兩手叉腰,兩眼平視正前方。動作是:
1。旋腳運動:右腳向前抬起,腳尖由裡向外(順時針)旋轉16圈,再由外向裡(逆時針)旋轉16圈;然後再換腳重複練習。
2。轉膝運動:上體前屈,兩手扶膝,兩膝彎曲,先兩膝同時按順時針方向旋轉16次,再按逆時針方向旋轉16次;兩膝分別同時按逆時針轉16次,再分別按順時針轉16次。
3。踢蹬運動:兩腳交替向前踢腳各16次,踢時腳趾下摳;兩腳交替向前蹬腳各16次,蹬時腳跟突出。
4。踢腿運動:兩腿交替向前高踢腿各16次;兩腿後踢,後腳跟踢至臀部,各踢16次。
5。下蹲運動:兩腳跟離地,松腰屈膝下蹲,蹲時上下顫動8次,慢慢起立,腳跟落地。重複練習5次。
6。壓腿運動:右腿屈膝成騎馬式,手扶同側膝,虎口向下(就是手臂往下擰的意思),上體向右前方前俯深屈,臀部向左擺出,眼看左足尖,左手用力按壓左膝4次。然後臀部向右擺出,眼看右足尖,右手用力按壓右膝4次。
7。跳躍運動:原地上下跳躍,共跳16次。跳動時,上肢可隨之上下襬動,上至頭高,下至小腹,手指併攏呈單掌。
【適宜人群】
適合各年齡段人群,尤其適合中老年人、準老人、亞健康者、缺乏運動者,膝關節有病變者、骨質疏鬆者慎重。
【練習強度】
以自我感覺稍累為準,每週3~5次。
【健身功效】
疏通腿腳經絡有助長壽;使膝髖關節內的組織強壯結實,防止膝髖關節組織代謝衰退;提高骨力(指骨骼抗壓、抗折、抗扭、抗彎的能力),防止骨折;有利於心臟健康。
【注意事項】
注意用力不能過猛,以免造成損傷;一旦出現腿部抽筋頻繁,或肢體發涼怕冷、間歇性跛行、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去正規醫院的周圍血管科就診。
登樓梯:生活中的“健骨丸”
一般來說,人從20歲開始,骨骼就有退行性改變,40歲時幾乎90%的人的負重關節有或多或少的骨質增生性改變。要知道,骨疾雖不會帶來生命危險,但痛苦肯定會與你相伴一生,影響人的幸福。爬樓梯以兩腿運動為主,可以讓雙腿變得強健有力,防止骨質密度流失。爬樓梯更是一種心血管鍛鍊,每天爬5層樓梯的人心臟病發病率要比普通人低25%。美國斯坦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