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第4/4 頁)
來當出頭鳥,那就先把你給砍了!”
“反正也是遲早的事。”
心中一定,楚河便笑著對項梁道:“上將軍若是不信我,我張河便可在此立下軍令狀。”
接著扭頭又對英布道:“英將軍可敢與我對賭?若我能在半日之內,讓那章邯主動露出破綻,送出這定陶城。卻不知將軍願意付出什麼代價?”
英布被楚河盯著心中發毛,有點後悔應了那人要求,主動挑釁楚河。
此時卻不能露怯,冷笑著說道:“你若能破城,我英布這顆頭顱便送你做箭壺。”
“好!將軍一世英雄,需當記下今日之言,否則他日必受萬人唾罵。”
楚河說罷,衝著項梁拱拱手,扭頭又對項羽點點頭,轉身而去。
項羽全程還處於略懵的狀態。
這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以至於他還有點沒怎麼反應過來。
否則的話,以項羽的義氣,楚河作為他的結義大哥,他沒理由不站出來幫忙說話。
雖然他也不相信,楚河能單憑一己之力,只是耗費一下唇齒,便能讓那秦將章邯送出定陶。
此時,楚河一人獨騎,到了定陶城門下。
城牆上已經有無數銳芒死死鎖定了楚河,只要有人一聲令下,便會萬箭齊發射向楚河。
“楚人來使張河,請見上將軍章邯。”楚河張口喊道。
所謂兩軍對峙,不斬來使。這是古之通例,在春秋戰國時代,尤為看重。畢竟國與國之間,相互矛盾對立,卻又相互依存。
此時雖已到了秦末,然戰國遺風尤存。
倒是越往後去,這種風氣反而越是淡薄。
果然楚河一聲喊出,那鎖定他的鋒芒便銳減了許多。
從城牆上下放出一個吊籃。
楚軍遠在三十里以外,即便是開啟城門,也不可能迅速奔至突襲。這些秦人放下吊籃,讓楚河坐在吊籃了被拉上去,而不開城門,分明就是有意折辱。
第八百四十五章大將軍命在旦夕,還不醒悟?
楚河看著吊籃,不僅沒有發怒,心中反而有一絲喜意。
如果章邯大開城門,像迎接一個真正的使者一樣迎接他,那他這一次的行動,或許還存在許多失敗的可能。
但對方既然用這種方式企圖折辱他,反而讓楚河更有信心,甚至不用動用一些非常規的力量,就能達到目的。
雖然這麼說,但是楚河並沒有坐上吊籃,而是凌空而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