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最高領獎臺上。
後來,當時的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接受採訪時說,在前兩局失利後,他叫停並對中國姑娘說了這樣的話:“要徹底忘記輸贏,放開手腳打,我們有實力贏。”
比賽比到最後,就是比心態,技術反而不重要了。只有把過去“倒空”,從頭再來,才會榮辱兩忘、放手一搏,發揮出高水平。
NO3.糾正自己的行為,從零開始
這是一個年輕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當了十幾年的記者,他終於有機會站在燈光下,成為節目主持人。在節目錄制開始前,他做了充足的準備:精心挑選了西裝、襯衫,並站在化妝間裡把衣服弄得整整齊齊。
現場錄製馬上開始了,他深吸了一口氣,精神抖擻地走向演播大廳。音樂響起,燈光追著他出場,觀眾開始歡呼,年輕人充滿朝氣地跟他們一一握手說:“你好,你好,歡迎你!”
年輕人的腦海裡,早就背熟了一套開場白和臺詞,他有十足的信心可以應對一切場面。他甚至這樣想,一上場先念四句詩,再來一個對聯,再弄幾個排比句,最後是四個歇後語。
就在一切都按想象順利進行時,突然,他聽見從身後的觀眾席中傳來一句話:“這孫子是幹什麼的?”聲音很細微,在嘈雜的現場難以分辨。但在這個年輕人聽來,卻如霹靂一般。剎那間,他的腦子裡一片空白,什麼也想不出來了。但節目還得錄製下去,年輕人只得硬著頭皮,磕磕巴巴地錄完了節目。節目錄完後,他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些什麼。
第一次主持節目的尷尬經歷,給他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但他並沒有氣餒,十幾年做記者的經歷,使他深知越是尷尬時刻,越需要用歸零思維來對待。他堅信,只要自己努力,這個演播大廳裡,就一定有他展示才華的機會。
於是,他放下了以往主持人的形式和風格,像個記者一樣去採訪別人,不同的是,他會加倍認真傾聽採訪物件的心聲。慢慢地,很多人開始喜歡他,甚至稱他為“平民主持人”。
這位年輕人就是崔永元。
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職業生涯的初期都是從零開始,把自己沉澱再沉澱、倒空再倒空、歸零再歸零,正因為這樣,他們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飛揚。
在畢業這幾年裡,我們要讓過去歸零,才不會成為職場上那隻揹著重殼爬行的蝸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鳥兒那樣輕盈地飛翔。請好好品味一下傑克?韋爾奇說過的一句話:“糾正自己的行為,認清自己,從零開始,你將重新走上職場坦途。”
■'智語點“波”'
吐故才能納新,心靜才能身涼,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滿,放下才能超越。
歸零思維五大表現:心中無我,眼中無錢,念中無他,朝中無人,學無止境。
年輕人難免帶著幾分傲氣,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實不然,初入職場的新人還是個“嬰兒”,正處在從爬到走的成長階段。在畢業這幾年裡,一定要讓自己逐步培養起學徒思維、海綿思維、空杯思維,具有這樣思維的人心靈總是敞開的,能隨時接受啟示和一切能激發靈感的東西,他們時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喚。
老闆思維:處處維護公司利益
用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既節約又有效率;用自己的錢辦別人的事——節約但沒有效率;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不節約但有效率;用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不節約也沒有效率。很多年輕人喜歡貪圖小便宜,把自己當成企業外的人,把老闆的錢當“別人”的錢,把老闆的事當“別人”的事,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老闆肯定也會把你當成一個外人。
有些人畢業好幾年了,始終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雖然有遠大的理想,卻對工作缺乏熱情,每天茫然度日。其實,這些人缺乏的主要是對待工作的良好心態。每個人的工作崗位不同,但若以積極向上的思維對待工作,像老闆一樣熱愛自己的公司,熱愛自己的崗位,你就會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假設你是老闆,目前這個專案是不是需要再考慮一下,再做投資的決定?如果你是老闆,面對公司中無謂的浪費會不會採取必要的措施?如果你是老闆,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是不是應該更加註意,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NO1.一位晉商老闆的煩惱
我認識一位做IT的晉商老闆,因為志趣相投,年齡也差別不大,經常在一起交流。有一次,我們倆在咖啡館裡聊天,他跟我說了他的苦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