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也殺傷敵軍百餘人。
聶司令肯定和讚揚了地雷戰的威力,提出要把地雷戰由防禦轉向進攻。他親自向海陽縣村民兵連連長、縣“趙守福爆炸隊”隊長趙守福交代任務,說:“你選調10多名爆炸能手,在牙前縣大隊的掩護下,把地雷埋到萊陽城關去。”
7。海陽的地雷戰(2)
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趙守福帶領爆破組,揹著地雷,拿著木牌子,悄悄地摸到了萊陽城關的鬼子據點外。他和一個民兵爬到離東門十幾米處,插好牌子,在木牌下面埋設了三角雷,然後把雷弦掛在木牌上。天亮後,鬼子起床後,一抬腳,見城門外豎著幾個木牌,上面寫著:
“小鬼子,不要動。動一動,要你命!”
這還了得?八路挑釁“挑”到家門口了!鬼子氣得兩眼冒火,幾個漢奸跑過去對著木牌就踢,頓時被炸個粉身碎骨。
第二天,衝著據點門口,又站著個草人,上面寫著:
“小鬼子,不要怕。這裡面,沒有啥。”
鬼子一看,又氣又怕,套上幾十米的繩子,趴在地上把草人拉倒了。等了好一陣子,也沒見地雷爆炸。日寇摸不清是怎麼回事,趴在地上好半天,才敢爬起來。
過了幾天,趙守福他們又紮了十幾個草人,趁著天黑,到鬼子據點外栽好,在草人的側旁埋上連環踏雷。這次,狡猾的鬼子先用繩子拉倒一個草人,見沒有地雷爆炸,便把繩子一扔,動手拔起草人來。正拔得起勁的時候,“轟隆隆”的爆炸聲連續響起,炸得鬼子橫七豎八躺倒一大片。
又一個深夜,趙守福帶了4顆地雷,摸到行村碉堡門口和據點南門埋下兩顆地雷,這是為一個叫做“麻子所長”的漢奸準備的。接著,他用木棍揭開“麻子”辦公的登記所的窗子,在堂門上埋下第三顆地雷,然後,又把最後一顆雷放到辦公桌邊的廢紙筐裡,把雷弦栓在椅子腿上。
第二天一大早,敵人開南門時地雷就炸響了,“麻子所長”心中忐忑不安,立馬跑向登記所,想嚴查行人,不料一推門,地雷響了,腦袋被炸開了花。當鬼子趕來收屍時,匆忙中又拌響了室內那顆地雷。七八個鬼子同罪行累累的登記所一起飛上了天。
與此同時,民兵在村邊、路口、房子內外埋地雷,用“鐵西瓜”對付“掃蕩”的鬼子;老百姓中往往是父子、夫妻和兄弟全家都上陣,個個埋地雷。在山上,民兵則打起了“麻雀戰”,全是用“冷槍”殲敵,但他們殲敵有點不同,“專打”騎馬的指揮官。結果,“掃蕩”的鬼子、二鬼子進入根據地,山上打冷槍,地下響地雷,行軍一小時也走不了幾里路。
鬼子被“騷擾”得頭疼,5月17日,集中2000多兵力進入了小紀、索格莊一帶,企圖尋找聶鳳智的主力決戰。小紀一帶山嶺,有擺駕嶺、槐樹底、亭兒崖和笤帚夼等5個村莊,這幾個村的民兵卻是“最不好惹的”,他們一貫實行“聯防作戰”,一村有警,四村來助,大漢奸趙保原的搶糧隊就多次被他們打得屁滾尿流。這是膠東聞名的“五虎村”。
2000多名鬼子偽軍分駐各村後,立刻被各個山頭的民兵包圍起來,聶鳳智則率領軍分割槽1、2營在北邊山上隱蔽待機。小紀村北有一小高地,鬼子指揮官為保障村內的安全,“不惜代價”控制了這個制高點,然後派出一小隊鬼子兵,攜帶輕機槍1挺,在南坡隱蔽處搭起帳篷住宿,通宵“熬夜”監視著北山。
因為鬼子偽軍集結在幾個村內,不利於主動攻擊,聶鳳智幾次想出擊,因為風險太大,沒有下決心。但南坡這個位置突出的排哨,卻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先派了個偵察員去“摸情況”,囑咐說:“注意看看鬼子有什麼活動規律。”
偵察員一回來,說:“有規律。”
7。海陽的地雷戰(3)
“什麼規律?”
“鬼子在午夜12時換哨。”
聶鳳智一聽暗暗笑了,說了聲“這些鬼子”就沒再說了。第二天,找來了2營的營長和教導員,在房子裡嘰裡咕嚕了一通。當夜,2營挑選1個排的戰士,也不說去做什麼,全戴上鬼子的鋼盔,就由教導員領著出發了。在午夜時分,這排戰士悄悄到達了小紀村山南坡的小路邊。這時剛好是11點45分,村裡換哨的鬼子正準備起床,教導員一揮手,戰士們從容不迫地走上高地,兩個哨兵見對方個個帶著鋼盔,以為是自家人提前來換哨哩,高興得嘰裡呱啦喊起來了,戰士們哪聽得懂這鬼子東洋話?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回答方式,突然之間,向帳篷裡扔出一排手榴彈,“轟!轟!轟”,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