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部分(第3/4 頁)
念均需從大局社稷出發才是。”
趙禎沒有怪張堯佐有逾越訓誡之嫌,這番話他似曾相識,當年親政之時,老太后也跟自己講過同樣意思的話語,身為皇上,所為的私人情感只能拋在一邊,永遠以社稷江山為前提考慮問題;前朝漢唐立國之初,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事不足為奇,說到底就是為了保證社稷的延續,皇權的穩固,這些話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自然覺得過分,但站在皇帝的位置,那是天經地義之理。
“此事休得再提,朕不想再聽這樣的話。”
“臣等不提便是,但臣不得不說一句,以一件事便可揣度蘇錦是否全心全意為我大宋,是否對皇上推心置腹。”
“什麼事?”
“啟奏皇上,便是夏國之事,臣提議趁夏國和回鶻吐蕃氣候未成,該當一舉除卻心頭之患,夏國蝸居在西北,早就是我大宋的背上芒刺,早一日拔出早一日消停;明日早朝,臣提議揮軍夏國,那蘇錦若是同意,便是為我大宋著想,若是不同意,臣只能說他輕則私心作祟,重則包藏禍心了。”
張貴妃道:“他一定不會同意,那可是他的後路,也許他早就轉移了大批的錢銀和物資在夏國呢,他肯大義滅親?本宮可不信。”
趙禎吁了口氣,眉頭一陣亂跳道:“如果……如果他真的不同意,那該如何是好?”
張堯佐輕聲道:“他不同意,那便是置我大宋於危險之中,到時候皇上便要小心了,臣不敢妄言,但皇權豈能式微,便是無論蘇錦有沒有非分之念,在此事上,皇上也不能縱容他;要麼成就萬世偉業,要麼坐視亂局生成,就看皇上的選擇了,臣反正是站在皇上這一邊的。”
“臣也在皇上這一邊,誓死捍衛皇上的無上威嚴。”韓絳趕緊表態。
趙禎眉頭緊鎖,半晌才道:“讓朕想想,你們別逼朕,讓朕好好的想想。”
張堯佐和韓絳對視一眼,兩人同聲道:“臣等不打攪皇上了,臣等告退。”
趙禎擺擺手,兩人躬身退出。
天色逐漸昏暗起來,御書房內也暗了下來,趙禎不讓內侍掌燈,驅了眾人出去,獨自一人枯坐在那裡,火盆中的寶山香餅已經燃盡,房中氣溫陡然下降,越變越冷,冷的趙禎蜷縮在龍榻上有些瑟瑟發抖。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人說蘇錦的壞話了,這半年來諫官閆萬青、御史臺黃中府,樞密院知事勞之臣等形形色色的人都來跟自己密奏過蘇錦的事情,有說蘇錦斂財的,有說養私兵的,有說蘇錦將要害部門全部安插自己的人手的,細查之下,倒也非完全的無稽之談。
趙禎細細想來,如今大宋掌兵之將,大部分出自西北軍蘇錦屬下,連禁衛軍也有一部分是蘇錦的家奴王朝馬漢等人掌控,如果蘇錦真有異心的話,自己確實很是危險;而且在朝中,從政事堂到樞密院再到三司衙門,無不是蘇錦的人掌控,這和以前兩黨相爭自己做仲裁的局面大相徑庭,很多時候,蘇錦提出的奏議自己根本沒法拒絕,因為附議者甚多。
但趙禎也能看得到,蘇錦並沒有什麼可疑的行為,起碼,他表面上的一切行為都是在努力的讓大宋更加強大和富裕,他的許多舉措連趙禎都拍案叫絕,如果說因為他的功勞蓋過了自己,自己便去懷疑他,打壓他,那自己豈不是成了昏君了?而且,無論自己覺得怎麼了解蘇錦,還是覺得蘇錦是個謎,自己想用他,卻又不得不防備他,一個自己不能掌控的人,他的危險性永遠存在。
趙禎告誡自己,不能操之過急,他需要循序漸進的試探,不能激怒蘇錦,他要不露聲色的讓蘇錦明白,誰才是大宋的無上權威,他蘇錦的命運操縱在誰的手裡。
第九八五章 試探
天氣嚴寒,蘇錦也早早的從衙門回到府中,今日從明州港傳來好訊息,蘇記船隊的第四次遠航順利歸來,蘇錦心裡也很是高興,倒不是又能賺個大幾百萬貫錢的緣故,而是因為每一次船隊安全歸來,就意味著通往蕃國的航線更加的成熟。
見蘇錦高興,晏碧雲也親自下廚做了幾個拿手小菜,替蘇錦燙了一壺碧湖春,讓他小酌盡興。
蘇錦招呼晏碧雲坐下一起喝一杯,夫妻二人倒是很久沒有單獨在一起小酌談心了,晏碧雲秀髮高挽,身著紫色貂裘夾襖,雖已三十許人,身姿依舊如少女般的輕盈,臉上的肌膚連個褶子也沒有。
蘇錦幹了一杯酒,看著晏碧雲讚道:“夫人像是不會老似的,怎地永遠是在廬州相見時那般摸樣,我都有些嫉妒了。”
晏碧雲啐道:“你便哄我開心吧,妾身都三十三了,虎兒都十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