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朝鮮甲申之變以後,面對日本人咄咄逼人的局勢,他就曾提出過乾脆直接將朝鮮收為行省,反正理論上朝鮮還是中國屬國,即便是收為行省別人也無權找麻煩,而那時候日本實力還比較弱,絕對沒有膽量和中國開戰。
或者乾脆開放朝鮮,把列強都引進來,這樣也可以斷了日本人的野心,結果懿貴妃和她那幫遛鳥的大臣們哪有這方面意識,猶豫不決一番乾脆沒了下文。
“說到底這都是朝鮮人的錯,如果不是他們自己耍些花招,勾結這個國家,勾結那個國家,光想著叛離咱們的藩屬,搞到這種地步也算咎由自取,這一戰之後,那些親日的,親俄的,親美的,都應該統統清理掉。”楊豐說道。
“楊大人此言甚善,下官在朝這些年,最頭疼的並不是倭人,反而是閔妃這些人,開化黨勾結日本想叛離咱們,閔妃勾結俄人目標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這些人亂搞,朝鮮絕對走不到這一步。”袁世凱深有同感地說。
“所以咱們要借日本人的手把這些人都清理掉。”楊豐惡狠狠地說道。
“楊大人之意是?”袁世凱疑惑地問道。
“很簡單,我想讓閔妃向俄國人求援,但不知道該透過何種渠道進行。”楊豐說道。
“渠道很簡單,閔妃這個人身邊有不少親俄的,尤其是李晉範,只要找個和他熟悉的洋人隨便鼓動一下就可以,另外俄國公使的小姨子跟她算是密友,這個女人生性放浪貪財,只要給她點好處,她是什麼都肯幹的,再說俄國人早就對朝鮮垂涎三尺,只要閔妃求上門,他們肯定會有所動作,但如果真得引來俄國人,肯定會對我們不利的。”袁世凱說道。
“這個你放心,在西伯利亞大鐵路完成之前,俄國人很難在遠東有實質性動作,尤其是今年,俄國皇帝病得快死了,皇太子還要大婚,他們不會在這個時間冒得罪英國人的危險出兵的,至於搞一點幕後小動作,這個就無傷大雅了。”楊豐很肯定地說道。
“俄國皇帝快死了?”袁世凱不明白為什麼這貨訊息這麼靈通。
“他跟俄國太子妃是密友,都能住到人家去的密友。”薛福成淡淡的說。
袁世凱愕然了一下,然後笑著說道:“那我們就沒必要讓她向俄國人求救了,直接向您求救就可以。”
“你的意思是說,讓人在她面前宣傳一下我的能量,讓她相信只要透過我,就可以把請求直接轉到俄國皇帝那裡,當然我是肯定沒見到她的請求的,但日本人卻可以看到。”楊豐立刻眼睛就亮了。
袁世凱很有些惺惺相惜地點了點頭。
“這件事就由你來策劃,明天我會讓人送你去上海,我的博福斯洋行和楊氏航運,金源公司在漢城都有分部,他們會全面配合你,而且金源在漢城有無線電臺,可以用密碼互相聯絡,事成之後我出資幫助你組建一支兩千人的軍隊,並且給你提供軍事教官。”楊豐立刻說道,玩這個還得看大頭哥,自己是肯定沒他那種頭腦的。
第七十三章 血火地獄
送走滿懷憧憬的袁世凱,讓他跑去禍害被棒子們吹捧的所謂明成皇后,讓這個實際在棒子歷史上地位不亞於懿貴妃的老孃們兒,繼續她那被日本人juan殺的悲慘結局,楊豐開始把目光轉向他的建設方面。
實際上這是薛福成首先提出的,作為臺灣巡撫,他自然要為自己的轄區做點貢獻。
“你為何不在臺灣建工廠?”薛福成問道。
“建,您想要什麼咱就建什麼,不過從現在看,首先得先建一座兵工廠,這樣就省得再萬里迢迢從歐洲運軍火了,第二還得建一座水泥廠,咱們現在搞建設沒這東西是不行的,除此之外還得修一條溝通臺灣南北的鐵路。
哎呀,說起來這地方還是小了,施展不開呀!不知道咱們朝廷買個總督得花多少錢?”楊豐忽然問道。
“這總督豈是能買的。”薛福成沒好氣地說道。
“那不一定吧?您看我現在不就有一個買的總督頭銜嗎?”楊豐不屑地說。
“咱們朝廷的總督統轄數省,跟你那個小漁村總督能一樣嗎?不過我倒是一直不明白,你花幾十萬兩銀子買那地方幹什麼?”薛福成好奇地說。
楊豐嘿嘿笑了一下,心想我能告訴你那片沙子底下有取之不盡的石油?
“您看我這樣的肯定不行,一沒功名二沒人脈,朝廷也沒人知道我是誰,但您老就不一樣了,隨隨便便先在臺灣混一年,到明年走走門路,我掏錢給您把閩浙總督的位置給買下來。”他沒有回答薛福成的問題,而是繼續剛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