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從東流到西便又去西邊堵,如此這般,息壤所造之堤到是承受得住,可他沒這麼多的息壤將堤壩全部改造,水往往從不是息壤所造之堤衝出來,而且經過積蓄,衝出來一次比一次大,鯀忙碌了九年也不曾將水患治理好。
堯知道了很生氣,卻因為年老體衰,已經不能管理人族之事了,這件事就耽誤下來。
堯知道自己活不長了,緊急召見群臣,問道:“吾在位已經七十年了,爾等誰能順應天命,接替吾的帝位?”
眾臣回答道:“吾等德行鄙陋,不敢玷汙帝位。”
堯道:“那就從所有同姓異姓遠近大臣及隱居者當中推舉吧。”
堯手下有一臣子放齊,放齊站出來道:“您的兒子丹朱通達事理,可以接任人皇之位。”
堯輕哼一聲,道:“哼!丹朱麼,乃這個人愚頑、兇惡、愚蠢、無德行,不能用。”
群臣又都對堯道:“有一個叫虞舜的人流寓在民間,他的德行很好。”
堯點點頭,道:“虞舜,這個人吾聽說過,他品德怎麼樣?”
有個叫四嶽的臣子道:“虞舜是個盲人的兒子。他的父親愚昧,母親頑固,弟弟傲慢,而舜卻能與他們和睦相處,盡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們不至於走向邪惡。”
堯沉思了一會兒,道:“那就讓吾試試他吧。”
於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從兩個女兒身上觀察他的德行。
舜娶了堯兩個女兒,讓她們降下尊貴之心住到媯河邊的家中去,遵守為婦之道。
堯認為舜這樣做很好,就讓舜試任司徒之職。
舜上任之後,謹慎地理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倫理道德,人民都遵從不違。
堯又讓他參與百官的事,舜上任後,百官的事因此變得有條不紊。
堯讓他在明堂四門接待賓客,舜做得非常好,他所接待的,四門處處和睦,從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恭恭敬敬。
堯又派舜進入山野叢林大川草澤,遇上暴風雷雨,舜也沒有迷路誤事。見了這些,堯就賜給舜一套細葛布衣服,給他一張琴,為他建造倉庫,還賜給他牛和羊。
有個叫瞽叟和舜的弟弟象想殺舜,讓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補穀倉,瞽叟卻從下面放火焚燒。舜用兩個斗笠保護著自己,像長了翅膀一樣跳下來,逃開了,才得以不死。
後來瞽叟又讓舜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壁鑿出一條暗道通向外邊。舜挖到深處,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從旁邊的暗道出去,又逃開了。
瞽叟和象很高興,以為舜已經死了。
象道:“最初出這個主意的是我。”
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財產,道:“舜娶過來堯的兩個女兒,還有堯賜給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穀倉都歸父母吧。”
象於是住在舜的屋裡,彈著舜的琴。舜回來後去看望他。
非常驚愕,繼而又擺出悶悶不樂的樣子,道:“吾以為你已經死了,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悶啊!”
舜道:“是啊,你可真夠兄弟呀!”
舜還像以前一樣待奉父母,友愛兄弟,而且更加恭謹。這樣,堯才試用舜去理順五種倫理道德和參與百官的事,都乾得很好。
堯更認為他十分聰明,很有道德,把他叫來說道:“三年來,你做事周密,說了的話就能做到。現在你就登臨天子位吧。”
舜推讓說自己的德行還不夠,不願接受帝位。
帝堯說道:“有能耐的人不能只想著自己,應該為他人多做一點事,而且吾也老了,不能在管理百姓了。你是吾見過的人中間最有德行的,你不接受人皇之位還有誰可以接受呢。”
舜推讓不過,只得接受了人皇之位。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大水的起因是水怪作亂,連他這個治水外行也知道要從著裡開始治理水患,可鯀卻只知道堵,別的都不知道,於是舜認為鯀辦事不力,就把鯀給殺了。
鯀死後,水患仍然沒停。
舜非常著急,問道:“誰人能代替鯀治理水患?”
群臣道:“水患既然是因為水怪作亂而起,鯀的兒子禹有大本領,可以消滅水怪,治理水患!”
舜聽說後,就請禹來治理水患。
其時,禹剛結婚,見舜召見,只得告別新婚妻子治理水患去了。
禹治水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水患的起因,消滅水怪,本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