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大會眼看就要告吹了,這樣一來,天庭真是顏面掃地。
正想著,通天道:“昊天瑤池,貧道不象老子元始,既然他們都走了,這蟠桃大會就開始吧!貧道等著嘗那蟠桃。”
昊天瑤池一聽,心中大喜。
連忙叫人上蟠桃。
眾人見通天留下,而昊天瑤池又上蟠桃,紛紛留下,大吃蟠桃。
一時道其樂無窮。
可憐老子元始不歡而散,白白便宜了杜子騰和通天,要了許多蟠桃,早早的為封神之戰打下基礎。
第二十五章 五帝出,水患滔天,大禹治水
卻說人間自從軒轅黃帝證得人皇之身,這人皇之位又傳給他的孫子顓頊,顓頊即是五帝之一,顓頊即位後,他改進了在伏羲神農軒轅的一些東西的基礎上發明歷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
又在起祖母嫘祖基礎之上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
顓頊在製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盤、盂、灶等。
他煉製銅,製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鍾、銃。建造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
他命人制造舟楫、車、改進了軒轅黃帝所發明的指南車、記裡鼓車等。
他大肆製造刀、槍、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炮、劍、射御等。
更好的為人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顓頊是除三皇之外,對人族貢獻很的人。
顓頊晚年,將人皇之位傳給了帝嚳。這就是五帝之二,帝嚳他在位時嚴格要求自己,天下人都很敬服他,他發現金、銀、銅、鐵、鉛尚處於混而為一的狀態。於是命臣下鹹黑,率眾於峒山開礦冶煉,首次使金屬貨幣分為不同等級,成為流通貨幣的主要形式。
帝嚳也是位出色的君主。
帝嚳帝嚳死後,摯接替帝位,摯是帝嚳的孫子。帝摯在位九年,沒有幹出什麼政績,將帝位傳給帝堯。
堯在位時,他的仁德使百姓愛戴,萬國敬服,靠以仁治國,他使同族九代相親相愛。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績昭著,各方諸侯邦國都能和睦相處。
帝堯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日月的出沒、星辰的位次,制定曆法,謹慎地教給民眾從事生產的節令。
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鬱夷,那個地方叫暘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別步驟安排春季的耕作。
春分日,白晝與黑夜一樣長,朱雀七宿中的星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春之時。這時候,民眾分散勞作,鳥獸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別步驟安排夏季的農活兒,謹慎地幹好。
夏至日,白晝最長,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夏之時。這時候,民眾就居高處,鳥獸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陽落下,有步驟地安排秋天的收穫。
秋分日,黑夜與白晝一樣長,玄武七宿中的虛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秋之時。這時候,民眾移居平地,鳥獸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認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
冬至日,白晝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時出現在正南方,據此來確定仲冬之時。這時候,民眾進屋取暖,鳥獸長滿細毛。
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帝堯真誠地告誡百官各守其職,各種事情都辦起來了。
堯在位時,正是洪水滔天之時,黃河長江一帶大發水災,許多人族部落被洪水淹沒,人民流離失所。
堯看到此情況,連問群臣:“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
群臣曰:“非鯀不可治!”
堯聽說過鯀,卻不太信任他,問群臣道:“除鯀還有何人哉?”
群臣一愣,忙道:“除卻鯀卻是無人精通治水之術,何不先用之,若其無法治理好洪水則再換人。”
堯一聽,想了想,便同意了。
鯀自到任後便領著眾人開始治理水患,他早年得有一寶,正是那息壤。
息壤見風就長。鯀治水只知道堵卻不知道疏,東邊有水便堵東邊,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