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書表朝中一大臣,忠良正直人。
有一老韓相,身居在朝廊。
娶妻張氏女賢良,夫妻多歡暢!
二老年高邁,膝下無後代;
夫妻行善又吃齋,燒香把佛拜。
驚動張玉帝,靈霄傳旨意;
白鶴領旨飛得急,落在天河裡。
天空閃一翅,凡間誤一世——
白鶴領了王母旨,急忙下瑤池。
白鶴下凡塵,脫胎在韓門;
取名湘子多沉穩,命中犯勾藤。
三歲亡了父,七歲母亡故,
過繼年邁張玉叔,當作撐天柱。
二老喜歡心,請師習五經,
驚動鍾離呂洞賓,帶他去修行。
前有一高山,後有一茅庵;
張千李萬來陪伴,走漏巧機關。
二人歸家稟,相爺聽詳情,
公子不肯習五經,一心唱道琴……
今夜唱的是韓湘子的故事:韓湘子為去南山修行而拋下新婚妻子林英;夫妻恩愛卻又痛苦別離;雖陰陽兩隔,但最終團聚,並一同成仙。歌聲悲中有喜,喜中藏悲;悲悲切切的人們聽著聽著,不覺已忘卻人間悲苦,進入到一個神仙世界……
“太好了!”正艾說,“我就喜歡修行,不喜歡讀書!”
“傻兒,你懂什麼叫修行?”母親站在身後,摸著正艾的腦袋說。
“還是我去修行吧,你就一輩子待在家裡!”正清在一邊說。
“不,我們一起去,上山去找呂洞賓!”正艾說。
“呂洞賓能帶兵打仗嗎?”正清問。
“你就知道打仗!”母親說著,拍著正清結實的肩膀,“你們都去修行,媽媽怎麼辦呢?”
兩個孩子一時也想不出辦法,但感覺此時此刻,有一種說不出的幸福。
臺上的藝人你一言我一語,繼續唱道——
按下老韓玉,話分兩頭提,
回頭再表林英女,聰明又伶俐。
林英女嬌娘,十三長成行。
描龍繡鳳幫幫強,女中真賢良。
翰林與河東,與她來提紅;
許配韓門大公子,男才女貌容。
擇定八月期,正在四月裡,
男大當婚女當去,學的周公禮……
“什麼是周公禮啊?”正艾問道。正清搖搖頭。旁邊一個大人說:“就是拜天地、入洞房啊!”
正艾又問:“洞房是做什麼的呀?”引來一陣笑聲。
“小孩子莫亂問!”母親說。
而忽然間,一陣驚喜,從正艾心頭掠過——人群中,他發現了善珍的眼睛。彷彿流星在夜空相遇,碰撞之後又漫天飛舞;兩個孩子隔著人群暗自交流。周圍的人們,都沉浸在鼓樂歌聲中,各人想著各自的心事。誰承想,歌中迸出的禮花,無意間驅散了死亡的陰影!
可愛情來之不易,光是新娘的嫁妝,就辦到深夜裡——
一打梳妝檯,桌椅兩邊擺;
十八學士共奇才,憑手雕出來。
二打八仙桌,銀子雕六角;
紫檀木芯楠木腳,四方銅腳包。
三打金交椅,一對金絲鯉;
水晶宮內雕鯉魚,好像是活的。
四打雙櫃床,衣箱和籠箱,
油漆漆得放紅光,小姐裝衣裳。
五打臉盆架,滿雕芙蓉花,
青銅明鏡高高掛,小姐照頭髮……
等十件傢俱都打完,還得一件件地縫嫁衣—— 。。
第八章·蓼莪抱憾(6)
吩咐請裁縫,即日就動工:
硃紅襖子錦緞縫,上繡五爪龍——
一套繡五色,嵌邊萬字格,
搭肉的汗衫是月白月白:這裡的“白”字,方言念be,與上下文押韻。,褲子桃紅色。
硃紅活皺裙,滿釘芝麻綾,
繡一對飛鳳趕麒麟,瓊花綴當心……
花團錦簇,隨風飄零。眾人忘乎所以,半夢半醒,只盼著韓湘子與林英女早日團聚——無論做人成仙,只要衝破這陰陽界。但這談何容易——
魯班把心偏,為的韓神仙。
床中彈了一墨線,夫妻不團圓。
昨夜得一夢,公子回府中,
夢中與他來相逢,醒來一場空。
空打好嫁妝,枉縫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