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3/4 頁)
又算是哪門子的主考官?!
但皇帝說出此言,自然沒有人再敢質疑林家兩位子弟中舉之事,那觸了皇帝黴頭的言官被連貶三級,外放為官。而順著這火,有幾位原本被參品行不端或是貪墨的五六品官員一起被點著了,皆被皇帝革職查辦的查辦,降職外放的外放。
雷厲風行的舉動,使得大臣們又在不停的猜測皇帝心思。
秋闈才結束,明年春闈後緊接就是殿試,屆時會有一批才子入朝為官,眾人一至認為皇帝這是為新人挪位置了。
如此一來,品階較低的京官們更是夾著尾巴做人,生怕自己在這風頭浪尖被人彈劾丟了官,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皇帝親自平息了舞弊流言,最鬱悶的不過是曹牧之。
他首先想到的是那言官根本不是他有意煽動為之,但卻是足於使得皇帝聯想到他身上。
他從來就沒有想過林浩祺得‘臭味’一事皇帝會不知情,但他敢做是因為知懂皇帝是樂於見到他與林老狐狸掐架的。
所以如今朝中只要有彈劾舞弊之事,便必然會讓皇帝覺得與他脫不了干係。
但這回肯定是林老太爺為報孫子得了‘臭位’一仇,不知怎麼挑動了他手下這言官。不得不說他算是折了夫了又賠兵,一點好處也沒討著。
可不管他如何不服氣,也不得不承認林家這兩年青人有著真才實幹,特別是林浩祺居然沒有受到‘臭位’的一絲影響。若是讓他在春闈上得了三甲,皇帝絕對會對這年青人委以重任。
想到此,曹牧之又是忌憚林老太爺一分,從來沒有覺得他能這樣難啃。
秋闈過後。林家又恢復了往常的生活。
兄弟倆繼續在墨竹居溫書。準備下一場的春闈。
林莞婉則還為尚書府大小瑣事繁忙,空閒下來便跑跑將軍府,著手縫製兄長與心上人的冬衣。林鴻志依然只上朝下朝。回府了便逗逗小兒子,很是滿足現在的生活。
一家子倒反是林老太爺越發見不著人,便是經常粘著他的林莞婉也多是入夜後才能見著他帶著疲憊回府的身影。
為此,林莞婉曾多次打聽他老人家究竟在忙什麼。卻都被他一句還待查證打發了。
但林莞婉知道他所查事必然是事關祖母,便也不再多問。只是在吃食上更加用心,想著好好調理他老人家的身子,不至於太過費神思而有不適。
日子不知不覺間到了十月,西北那邊已傳了每四次捷報。林莞婉亦收到蘇昭珩長達五頁紙的信。
信上一慣來的報喜不報憂,只言他近況極好,戰事一切順利。再打下四座城池便勢必能逼得韃國正面交鋒。
說到正面交鋒,林莞婉的擔心也更甚。應該是說越接近年底,她心底的不安便越發濃郁。
前世蘇昭珩是臘月受的傷,正月不得不回京,按戰事進展,或許這就是他所說的與韃國正交鋒之時?
林莞婉再是焦慮也無法與人言,只能是在回信中再三囑咐,並將蘇昭珩可能受襲的臘月明確表示了出來。
正是她欲將回信交於杏兒送去之時,這日沐休的林老太爺差了人尋她。
將回信的事放下,林莞婉簡梳妝去了墨竹居。
林老太爺仍喜歡在二層小樓處理事務,上了樓就見他一如既往坐在書案前,眉宇間是這些日子一直未化去的沉凝。
“祖父,您找我?”行禮上前,林莞婉立在桌案旁。
林老太爺放下手中的筆,示意她到窗邊坐下,隨後也跟了過來。
“算算日子,是那小子來信的時候,他可有與你說前線是什麼情況?”
驚訝老人算得這般準,林莞婉如實回道:“肯定是報喜不報憂,而且我一個小女子,他又怎麼會和我說過多。”
林老太爺笑笑,“也是,按著這個趨勢,離大捷怕是不遠了。”
一說起戰事,林莞婉便覺得心間沉悶,岔開話題。“祖父尋我定然不是隻問這事吧。”
林老太爺這才從袖中取出已封了口的信,交到她手。
“你回信時將這個捎上。”
“這是……?”
感受了下信的厚度,少說也是得三頁紙,林莞婉不由得起了好奇。
她的祖父對蘇昭珩雖說不上帶著偏見,卻不見得會有這麼些話與他說的,這內容究竟是什麼?
林老太爺並未解答,只是問了個牛馬不相及的問題:“那小子八月初過的生辰?”
林莞婉愣了愣才點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