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2/4 頁)
林莞婉卻是不顧他的特意迴避,上前直接拉過他袖子,將他拽上了馬車緊挨著他坐。
這種小孩子般堵氣的行徑使得林浩祺好笑又無耐,只能是由了她。
兄弟倆在家中歇過一日,稍做調整,再度下場參加第二考。
先前兩人在家中合計過考題,不料兩人口中的考題不單是不一樣,連同一科目都不是,明顯是將三科全混考了。
是以,兩人也不再多想,只准備見招拆招了。
倒是在宮中的皇上聽到民間不少才子大呼今年科舉絕對是世間一怪,好笑不已。
文人多迂腐固執,這種風氣如何都得改改,這個是他前陣子從林老太爺口中所學的一個詞——創新!
只有不墨守成規,才能將有才之士真正挖掘出來。
他很期待這次秋闈的結果。
皇帝正坐在龍案前啜著茶水滿心期待想著,又得到林輔國排第二的孫子坐‘臭號’的訊息。
皇帝險些沒將口中的茶水悉數噴了出來。
前陣子他還說林輔國幼稚,曹牧之實則也沒好到哪裡去!怎麼就做了那麼個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手腳!
想著,皇帝又惆悵了,看來科考後兩位重臣又得有一番掐架了,他是不是準備些糕點好在看熱鬧時助助興?
一連三場考下來,林浩祺雖得以妹妹傾力相助,到底還是被燻得難忍,在走出考場時險些沒一個踉蹌倒地。
林莞婉在心間罵慘了做手腳之人,趕忙將兄長帶了回府,又是讓人伺候梳洗又是叫郎中,忙了小半日。
好在林浩祺意志堅強過人,在緩過氣來後告訴眾人不必擔憂,試肯定沒有考砸,大家這才算是心裡好受了些。
秋闈結束,便只等放榜,林浩祺被管家婆似的妹妹硬逼著不著地的將養了三日,後再三抗議後才得已在府中行走。
這期間他常做的事便只有與林浩宏、林浩書下下棋,對對文章,至於林老太爺是一直都未回府,連時常進宮的林鴻志都見不著他一面。
而這間,西北亦傳來第三次捷報,蘇昭珩只領了驍羽營五千兵士便攻下一座城池。
皇帝大誇英勇,連著幾日都是心情極佳,笑容不減。
林莞婉抱著蘇昭珩輕描淡寫攻城過程的信箋,與有榮焉之餘憂思也愈發濃郁,只期待他這世能順順利利避開禍劫,早日凱旋歸來。
九月初二,秋闈放榜。
林浩祺與林浩宏都並未前去,都很心寬的只派了下人前去看榜,他們則靜靜在家中等訊息。
林家眾人卻是比兩位考生更加緊張,不時便往外張望,看是否下人帶著好訊息回來。
眾人未想到下人沒等來,卻是等來了林老太爺親自回府報喜。
林浩祺奪得第一名的解元,林浩宏差些許佔了第六名的亞魁,但於林浩宏本人而言,這絕對已超出自己的預估,高興得來回在廳堂中踱步。
林大老爺與許氏也是喜極而泣,他們長房終於有子孫可以棄掉商賈之流一名,有著新的出路。
林莞婉亦是由衷為自家哥哥高興,心中一直掛記著前世哥哥不得志鬱郁頹廢的陰影終於消散,拉著林浩祺的手又哭又笑,已然不知如何表達此刻心情。
一眾人唯是奪得第一的林浩祺與林老太爺最為淡定,林老太爺見孫子這般沉得住氣,也是甚感欣慰,打趣著道:“想不到‘臭號’燻出了個解元來,以後那地怕是人人都要爭搶!”
此言一出,滿廳堂的人都笑了起來。
晚間,等到林鴻志下衙回府,林家眾人熱熱鬧鬧聚在了一起慶賀。
翌日,得聞喜迅的陳家亦送了許多的賀禮來,連宋承宋靈都尋了上門祝賀,林家接著熱鬧了好幾日。
放榜後,有言官捕風捉影,上參林老太爺徇私舞弊,皇帝當場摔了摺子……(未完待續。)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通敵
金鑾殿上,大臣們大氣也不敢出,這是皇帝登基已來第一次當著朝臣發怒。
“今科所有考卷,從定捲髮卷封卷閱卷都未經林輔國之手,何來徇私舞弊一言?且閱卷乃朕親自監督,難道你們是說朕也跟著舞弊嗎?!還是說朕養得你們這一群言官只會見風就是雨,只懂構陷忠良?!”
被皇帝將摺子甩到臉上的言官嚇得直瑟發抖,卻死咬著唇,不說一聲錯。
至於滿朝大臣心中皆是譁然。
一個主監考官居然一丁點也未參與科考,這任誰能想得到,而且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