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於子瑜(五千字大章趕進度)(第2/4 頁)
劉備微覺詫異,還以為是昨晚臨時又發生了什麼新的變故,非得一大早來說。
糜竺則憂心忡忡地說:“主公,昨日子瑜與我等同船,有些話我不當講,這才忍到今日。”
劉備愈發詫異:“子瑜與我等交契至厚,我待之師禮,有什麼話要躲著他不成?以後不可如此!”
糜竺嘆道:“主公,這些我豈能不知?對子瑜的功勞、智謀,我都是心服口服。只是此番他進京求官,為其叔謀豫章太守,又為自己謀了平虜校尉。
年僅二十一歲,官爵已經與雲長相當了。而且他的官職,還是在陛下單獨召對之前,曹操便已經讓人擬好了的。顯然是因其年少,才不能驟授顯職。
以子瑜受陛下和曹操賞識的程度,只要他後續對付袁術時再立功勳,不出一兩年,定會屢屢加官。到時主公再靠徵東將軍、揚州刺史的徵辟,還能籠絡住他麼?
且諸葛玄所領豫章郡,土地人丁皆多於廣陵郡。主公讓雲長助其平定豫章全郡後,諸葛家的勢力會不會大到反客為主呢?”
劉備聞言微微變色:“子仲!你知道你在說什麼麼?子瑜豈是貪慕富貴之人,我與他肝膽相照,豈是名爵高低可以影響的!再說大家同朝為臣、勠力匡扶漢室,有何不可?
即使如今亂世……文武多有私相投效。但昔年留侯謁高祖,只為助韓王,高祖尚且不以為意。就運算元瑜當初助我,最終是為了助其叔,那也是應該的。他與叔父之親,難道不該超過留侯對韓王麼?”
劉備這番話,終於讓糜竺徹底啞口無言。
當年張良世代韓相之後,他初投劉邦時就說好了“我是希望漢王能助韓王,所以來投漢王”,劉邦也沒介意。
後來張良幫劉邦渡過難關、也幫韓王復位了,張良就辭行去侍奉韓王成,劉邦也沒攔著。
最後韓王成被項羽殺了,張良沒了主君,才又回來投劉邦,劉邦依然讓他當頭號謀主。
糜竺要是再勸,那就顯得劉備的氣量不如高皇帝了。
他只好咬了一下嘴唇,換個說辭:“屬下並不是希望主公猜忌先生,只是覺得當更以恩義結其心,並無惡意啊。”
劉備這才釋然,拍拍糜竺肩膀:“剛才也是我說話重了,我豈不知你是好意,只是有些東西,沒必要杞人憂天……
當然,凡是我們能給的,多給子瑜些好處,讓他優渥尊榮,那都是應該的,但他眼下也不缺什麼……”
劉備自言自語地說著,忽然音量低了下來,顯然也是想到了什麼。
他再看向糜竺,見糜竺眼神尷尬閃躲,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悟出了糜竺的真正來意。
劉備想了想措辭,拍著糜竺的後背,誠懇說道:
“子仲,我記得一個多月前,我就跟你推心置腹說過,我命硬克妻,婉拒了你的好意。
但我也說過,這份誠意我心領了,我始終視你們糜家如姻親至戚。
你若能為令妹另尋好歸宿,我也是樂見其成的,畢竟我之妾室,剛剛尋回月餘,驚魂稍定。
只是,此事還要從長計議,徐徐試探,不可魯莽。子瑜去許都之前,我與他閒聊時,也有偶爾提到他尚未成家,但他似乎很抗拒出遠門之前談婚論嫁,說是不吉利,我也不知為何。
想必此次他即將去豫章,肯定也會嫌不吉利,暫時不想談這事兒,估計要等豫章回來了。”
糜竺聽完這些,心情複雜。
一方面他知道劉備不會娶他妹妹為正妻了,畢竟錯過了“劉備妾侍都被呂布扣留”的雪中送炭視窗期,硬塞過去也只能是個妾,那又何必呢。
同理,糜竺那一億錢的妹妹嫁妝也不會掏了——沒有正妻之位,誰會掏那麼多錢當冤大頭。
不過,聽劉備的意思,他似乎支援糜家籠絡諸葛家,而且強調他依然會承糜家的人情,這樣看來似乎也不錯。
只是不知道如何搞定諸葛瑾,糜竺還得細想辦法。
……
糜竺和劉備在府衙密議的同時。
諸葛家的這個早晨,同樣過得不太安生,只能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吧。
諸葛瑾昨晚回府,第一時間就拜見了繼母和舅舅,為一個多月的分別未能盡孝而告罪。不過因為疲累,他並沒有跟母舅聊太多事,直接就休息了。
今日一早,用過早膳,他想起該安頓一下家中事務,為後續去豫章跟關羽並肩救叔做準備,所以就吩咐下人準備收拾東西,先把財物賬目理一遍。
宋氏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