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袁曹開戰的導火索(第2/4 頁)
不知道,這個方略的形成,諸葛瑾的貢獻其實還比諸葛亮更大一些——諸葛亮畢竟還年少,才十七八歲,正式開始做事,也就僅僅八個月時間。
但毫無疑問,袁術這個想法太天真了。曹操就算沒有做好充分的開戰準備,但只要袁術吞陳地,曹操肯定是要打袁術的,區別只是現在立刻打、還是再過幾個月打的問題。
諸葛亮所言三策,第一條他已經在做了,無非是慢工細活,沒法速成。
如果說孫邵在劉繇手下時、負責的是公開正式的對外交涉,那是儀就是幹那種暗中收買的活兒。就好比這次劉備要是想派人直接跟袁術見面、談妥一個正式停戰約定,那就得派孫邵去。但如果是讓人去給楊弘暗搓搓送禮,是儀就比較合適了。
就在陳登鋪墊的時候,西邊八百里外的袁術,自己又幹了一件導致他和曹操的關係急劇惡化的事情。
我今日便派人去秘見元龍,讓他儘快動手。其餘事宜,就由二位商議著落實。”
一旦實施此法後,將軍對船廠的控制,甚至可以外鬆內緊,故意讓袁術細作哨探到粗略情況,讓他知道我軍真在建設水軍和造船上投入了那麼多人力物力。
這樣諸葛亮抓整體規劃,陳群抓運營管理,正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主公,肅有一點淺見,正要與孔明探討:我們何必憂心袁術太過蠢笨,看不懂我們的善意呢?他看不懂,自然可以讓他身邊的人提醒。
因為思路比較清奇,劉備花了好久才徹底琢磨過來味兒,並且想到了兩個小問題,或者說不確定因素。
諸葛亮聞言,內心頓時一震。這還是他第一次在跟大哥以外的人聊天時,有這種深受啟發的感覺。
魯肅畢竟是袁術手下叛逃出來的,他回去可能會刺激到對方陣營,被發現時也容易有危險。是儀就沒這個顧慮了。
許多對三國遊戲不夠發燒的看官,可能不瞭解是儀這種冷僻角色是幹什麼的。歷史上的是儀,到了孫權手下後,就是幹情報分析一類工作的,擅長看穿外交欺騙。他在劉繇手下時,也經常執行各種秘密出使的任務。
整個七月中旬剩下這幾天,一切都在向著對劉備陣營更為有利的方向發展,計劃中的每個環節,都得到了妥善的落實。
陳登做事如果不小心一點,貿然強行勸,很容易被陳宮阻撓。
劉寵和駱俊當然不會給反賊上供,袁術就派出刺客張闓帶小隊人馬潛入陳地,暗殺了劉寵和駱俊。
然而,或許是天助陳登,也是天助劉備。
為了繼續苦苦支撐,將軍麾下謀士獻策,請將軍將有限的錢糧,還有木材鐵料等物資,都用於打造戰船和其他水戰器械。試圖把江淮軍的水上優勢發揮到極致,確保袁術再敢來犯,就絕對斷絕他的水上糧道。
二來,我軍將來可能還要對付孫策,甚至……對付劉表,我軍現在這點水軍實力,相比於其他南方諸侯,還是太弱。”
暗殺成功後,早就做好了一切準備的袁術,當然是立刻把自己的軍隊開進陳郡,幾乎兵不血刃從大漢朝廷手中奪取了一個郡。
劉備又虛心請教道:“此法果然精妙,但備還有兩點不解——讓我軍把錢糧用於建設戰船,將來會不會無用武之地?若只是為了讓袁術以為我軍無意進取,就白白造一堆將來難以用上的東西,豈不是靡費民力?
(注:按《吳書》,這個張闓就是當年陶謙手下殺曹操他爹曹嵩的張闓,陶謙死後,張闓居然逃到了袁術這兒,沒被曹操追殺。現在又殺了陳王劉寵,算是刺殺專業戶了。)
另外,劉備還知人善任地給他派了從劉繇那兒接收來的幕僚是儀,與魯肅配合著做事,幫魯肅熟悉情況——
這個藉口讓劉備的道德感稍稍好受了些,也就沒再多問,內心算是接受了“現在開始大力建設水軍,將來肯定能用上”的設定。
陳群雖然完全不懂技術,但他的組織能力是非常強的,讓他組織徭役、調撥錢糧,總是能把浪費損耗降到較低的水平,還能清查出各種浪費環節,提高種田效率。
身在下邳的陳登,在聽說後,同樣是驚喜得不敢置信。
而諸葛瑾畢竟見多識廣,後世時他看過《三體》,受“宇宙安全宣告”思路啟發,略微改頭換面想到了“建設水軍,暫時宣示己方自廢陸軍建設”的變招。
順帶著,劉備還讓諸葛亮一併把後續一段時間內,廣陵郡有什麼適合整頓、投入的種田開發專案,都梳理一下。最好能跟船廠造戰船的事兒結合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