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騎虎難下,需要勸架(第3/4 頁)
及搶收陳縣和苦縣這兩個縣本地的糧食入庫。陳郡其他六個縣的糧食都來沒來得及集中,就被曹操佔了。
曹操、袁術和呂布三方,在建安二年的整個八月份,以及九月的前半段,在兗豫徐三州之間殺得昏天黑地,混亂不堪。
還說孤是趁著肅清袁術一黨的機會、翦除朝中異己!真是可笑,呂布這等毫無政見之人,還會想到這樣的藉口,呵呵,此必為陳公臺手筆!”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的話,如果流動上一整年,怕是袁術治下能有大幾十萬人逃到劉備的轄區內。
看著曹操唉聲嘆氣的樣子,剛才始終沒開口的荀攸小聲提醒道:
……
不過,對於呂布檄文裡說的條件,曹操還是很不能接受。他痛苦地嘆了口氣:“那檄文你們都看過了麼?呂布居然說,他是為給楊彪討回公道!為了聲援孔融和其他東歸義臣!
諸葛瑾在丹陽,用這兩個月完全和平的發展時間,把銅陵的銅礦和鄱陽的德興銅礦,進一步整頓、開採。
最晚到臘月裡,袁術如果不能再派援軍到陳郡,為橋蕤、李豐解圍,那麼這倆人就只能投降,或者出城死戰嘗試突圍,再堅守下去就餓死了。
到銅陵冶煉的話,汙水最後直接排進長江,流到大海也就無所謂了,長江巨大的流量足以稀釋一切。在鄱陽的話,卻有可能導致大量汙水排入彭蠡澤,彭蠡澤底層流動性很差,容易堆積。
比如借貸救命糧和種子糧給剛來的赤貧百姓、換取他們當屯田客,就能額外多活下來至少幾十萬人。
與此同時,諸葛瑾也直接在春谷縣的銅陵,建設了一座在這個時代絕對算得上大型的銅、銀、金重金屬冶煉廠。
諸葛瑾在江南種田的同時,諸葛亮在江北也做著差不多的事情。
如果溝通順暢,可能一兩個月之內就能化解危機——當時一兩個月很快了,使者從下邳到許都,正常走都要一個月往返一次。當然如今呂布本人在睢陽,不在下邳,倒是給雙方省掉了三分之一的路程,那也要二十天左右溝通一輪。
曹操思前想後,把自己的顧慮也說了,荀彧郭嘉等人果然也覺得難辦——這事兒遲早肯定能辦成,只是中間的試探過程長短,就不好說了。
估計是因為長江更難航渡,而且兩岸有一定的山區阻隔,不像淮河兩岸平坦,處處都能靠岸。只有小漁船的普通百姓不敢隨便走長江流亡,怕江上翻船。
所以現在最好就是等呂布主動派人來許都,比如再派陳登。這樣曹操既能摸清對方具體要什麼、開價多高、如何才肯退兵掉頭。同時,曹操還能完全維持住朝廷的威嚴。
把兩方面的因素都通盤考慮後,曹操決定陳郡那邊,繼續由他自己和曹洪圍困。曹仁夏侯淵則嚴密防守呂布,在梁地防守,等待談判,先穩住呂布,不讓呂布再進攻,然後徐徐談判。
檄文的真實目的,是為了掩飾呂布與袁術的暗中勾結,顯得他是自作主張來兵諫、並無跟袁術暗合。所以朝廷只要稍稍表態,認可了他的出兵理由,給呂布一個退路,他就能順水推舟了。
原本有拋荒田園可種的,就直接分田耕作。豫章本就地廣人稀,後世整個江西省的面積,哪怕養兩百萬農民,田都是絕對夠種的,只是田地質量好壞的問題。
“明公,呂布檄文雖然提到了這些,但觀其細節,對於朝中楊彪遭下獄等諸般公案,主要還是歸咎到了‘酷吏滿寵’頭上。真要和解的話,明公還是可以大大方方承認,說自己是一時不察,被下面矇蔽了……”
“難道孤還真能為了讓呂布退兵,而殺了滿伯寧不成!”曹操難得地失去了耐心,粗暴打斷荀攸的分析,“那將來天下還有誰會真心來投效孤、為孤用命!孝景皇帝貴為天子,殺晁錯尚且會令天下才智之士失望,何況眼下!”
……
諸葛瑾在短短一兩個月裡,就軟硬兼施,至少查出了一萬多戶的漢人隱戶,大約七八萬人口,把他們重新安置到彭蠡澤平原和贛江下游平原。
這都不需要劉備努力,完全是靠自然地理條件就能實現的。
雖然鄱陽縣的銅礦比銅陵的銅礦還大得多,但諸葛瑾也堅持讓山越人用鄱水把銅礦石水運出來,到銅陵統一冶煉,最多在礦石開採和運輸環節,給鄱陽當地的山越人稍微多分潤一些利潤。
利用富餘的山越勞動力,終於把銅礦所需的山區道路和水運航道整治徹底。那些山區河流的險灘礁石也都處理掉了,確保銅礦和銅材將來可以源源不斷低成本外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