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帝王如姦夫,天下似婦孺(第3/4 頁)
重大的打擊。但對諸葛瑾而言,卻是一個機遇。
因為他顯然可以靠這個神預言,立刻得到劉備的充分信任,得到一個言聽計從的施展舞臺。
就好比秦末之時,宋義使齊途中,準確預言項梁必敗,籍此便被懷王熊心封為上將軍、卿子冠軍。
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硬實力、抓住這個機會,徹底證明自己——歷史上的宋義,雖然神預言上位了,可他未必有本事破章邯、王離,所以最後還是被項羽給悲劇了。
而一旁的孫乾,見諸葛瑾只是沉吟歎息,但表情毫無波瀾,便更加欽佩不已。
這是何等的沉著!不但能預料到張飛會丟下邳,甚至真聽到這個訊息時,一點都不驚訝。
相比之下,自己和糜竺初聞噩耗時,簡直如晴天霹靂,半晌說不出話來。
這就是差距啊!果然是大賢之風!
現在也只能指望先生想出奇謀,助主公轉危為安了。
……
馬車一路飛馳,很快來到鎮東將軍幕府。
諸葛瑾由孫乾打傘引路,直入內院,便看到堂上劉關張三人神色凝重,相顧無言。
劉備見他到來,率先出屋迎候,不顧雨水,在庭中長揖嘆息:
“備不辨愚賢,方才還懷疑先生之慮,沒想到那麼快就應驗了。實不相瞞,如今下邳已失,家眷已陷,後援糧草已斷。不知先生可有良策,解此絕境?”
饒是諸葛瑾有心理準備,但劉備的禮賢下士姿態,依然讓他感到了意外。
劉備畢竟身居四鎮將軍高位,哪怕處在困頓之中,能對一介白丁雨中下拜,那也不是常人做得到的。
可諸葛瑾也沒有破局的把握,歷史上這一戰劉備最後可是徹底覆沒的,太難了。
有些醜話諸葛瑾必須先說清楚,於是他上前還了一揖,誠懇攤牌:
“在下一介白丁,雖曾略讀兵法,卻從未經戰陣,豈敢擔將軍重託?將軍幕府之中,必多有謀士,何不群策群力,求索挽回之法?”
劉備見雨中說話不便,就拉著諸葛瑾回到堂上,又拍了拍他手背,說道:
“公佑、子仲皆勸我趁如今軍心尚未渙散,孤注一擲主動出戰,但袁術兵力終究強於我軍數倍,我原本打算依託堅城疲敵,如今被迫速戰,恐怕勝算不大。先生若另有良策度過此劫,定然不忘先生大恩。”
諸葛瑾聽得很仔細,也注意到自己此前的提醒已經起效了——歷史上的劉備,在皺聞下邳被偷後,一時驚慌失措沒能封鎖住訊息。再想殊死一搏時,已是兵無戰心。
而現在,雖然下邳被偷這個事實依然沒變,可劉備好歹想到了第一時間封鎖訊息。
淮陰城內的部隊如今還不知情,至少軍心可用,那就還有一線生機。
而孫乾、糜竺想到的“抓住軍心未散的時間差趕緊打”,也算是兵法正道了。
只要按照這個方略實施,就算最後依然沒打贏,也埋怨不到謀士頭上。只能怪將領統兵指揮無方,或者兵力太弱。
而如果非要出奇招,冒險整活,打贏了自然一切好說。如果打輸了,一切責難就容易歸咎到謀士頭上。
諸葛瑾可是知道,歷史上這一戰劉備最後被袁術打得多慘,那幾乎是全軍覆沒了。
全靠後來糜竺又贊助了他兩千僮僕,外加一億錢軍費,劉備才算勉強重整旗鼓拉起隊伍。
自己雖然打算用心輔漢了,可現在這個切入時機,實在是黴運到了極點,甚至可以說是剛一上手就撿了個極度燙手的山芋。
就算他使出全力謀劃,說不定也只是把慘敗扭轉成小敗。要想徹底翻盤,那是難如登天。
西有袁術,北有呂布,南有孫策,唯獨東邊是大海。強敵環伺,軍糧斷絕,這是何等的絕望???
如果最後沒能翻盤,劉備會念他的好麼?能知道他的貢獻麼?甚至會不會影響將來劉備對諸葛亮的感官呢?
混了十幾年後世職場的諸葛瑾,見慣了太多攬功推過的領導,他不由得擔心起這些背鍋的問題。
畢竟很多事情是說不清楚因果關係的,一場仗打贏或者打輸,都是非常多的因素複雜綜合作用的結果。
哪怕贏了,團隊裡有些廢物就是在抱大腿,哪怕輸了,團隊裡也有些智謀之士是真出力了,不能以成敗論英雄。
劉備見他沉吟不語,倒也沒有催促,只當他是在慎重思索對策。畢竟諸葛瑾沒有義務幫他,肯來就已經是非常大的人情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