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以解決的。
這段話告訴了我們:淡泊名利,去除慾望,中道行事,順於四時,就有利於防治疾病。
2006年11月12日於北京 txt小說上傳分享
40·病機
中醫文化隨筆40·病機
所謂病機,就是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機理。
《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fèn)鬱,皆屬於肺;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mào)瘈(chì),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洩,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噤)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jìng)項強,皆屬於溼;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fú)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lì),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這段話所講的是關於疾病的機理。
1、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抽搐、眩暈的內風證屬於肝病。
2、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寒症,筋脈收引攣縮、屈而難伸症狀都屬於腎病。
3、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胸中滿悶咳喘都屬於肺病。
4、諸溼腫滿,皆屬於脾:各種水溼停蓄浮腫脹滿的病證都屬於腎病。
5、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各種瘡瘍疼痛瘙癢,都屬於心病。
6、諸熱瞀瘈,皆屬於火:高熱神昏抽搐,都屬於火病。
7、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熱病出現口噤、鼓動、顫慄、神志失常等症狀,屬於火病。口噤,牙關緊閉。
8、諸逆衝上,皆屬於火:各種氣逆上衝的病證,都屬於火病。
9、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躁狂不安都屬於火病。
10、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各種足背浮腫的病證,酸楚不適而驚叫,都屬於火病。
11、諸脹腹大,皆屬於熱:各種脹滿腹大的病證,都屬於熱病。
12、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叩打腹部,有像敲鼓一樣脹而有聲,都屬於熱病。
13、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戾,身體俯伏屈曲。身體輾轉、反折和保護性的彎曲反折等,以及大小便婦女的白帶等水液混濁,都屬於熱病。
14、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嘔吐、泛酸,突然劇烈的洩瀉和裡急後重,都屬於熱病。裡急後重即腹內迫急而肛門處重墜的痢疾症狀。
15、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水液淡薄寒冷為寒病。
16、諸痙項強,皆屬於溼:筋脈拘急、頸項強直等屬於溼病。
17、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急驟的強直性痙攣屬風病。
18、諸痿喘嘔,皆屬於上:痿證、喘證及嘔證,都屬於上焦病。痿,周身、四肢痿弱無力,不能舉動的總稱。
19、諸厥固洩,皆屬於下:四肢厥冷或暈厥,二便不通與失禁,都屬於下焦病。
瞭解了這些病機內容,有助於我們對疾病的防治。特別是對於相應的疾病,除了藥物等治療方法外,還可以配合相應的養生、養髒的內容幫助康復。
2006年11月12日於北京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51·腧穴
中醫文化隨筆51·腧穴
腧(shù)穴,又稱穴會,俗稱穴位,是人體各組織間的交會銜接處,凡經絡、肌肉、骨骼、臟腑的銜接部位,必有穴隙所指,所以稱為穴位。
之所以稱為穴會,因為穴位是經絡的相會之處。《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所謂腧穴,腧為流通處,穴為孔隙,精氣從孔隙流通之處為腧穴(穴位)。
其中臟腑與背脊處精氣相連的穴位稱為俞穴,在胸腹部精氣相連的為募穴。俞,轉輸之意;募,募結、結聚之意。《難經·六十七難》:“五臟募皆在陰,而俞皆在陽。”募在胸腹部,俞在背脊部,如果將人的軀幹看作一個整體的話,胸腹部為陰,背脊部為陽,所以說“募皆在陰”,“俞皆在陽”。
由於俞募與人的臟腑精氣相連,是人的臟腑精氣的外在灌注處,所以調節俞募可以幫助治療臟腑的疾病。
《黃帝內經素問·奇病論》:“帝曰:有病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