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脾胃運化失職;肺氣不能通調水道;會致使水邪留滯腸間;而見腹中脹滿而瀝瀝有聲可聞。
“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懸飲證見脅下脹滿;咳嗽或唾涎時兩脅引痛;甚則轉身及呼吸均牽引作痛。臨床胸水即屬懸飲。
《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肝脈……其耎(軟)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暴多飲,而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此病的飲邪主要泛溢於體表肌膚和四肢。臨床兼見身體痛重,肢節煩疼;亦可兼見咳喘、胸悶、乏力等症。
“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臨床心包積液即屬支飲。
痰飲的形成為外感六淫、癘氣,內傷七情、飲食、勞逸等,使五臟及三焦氣化失常,氣脈閉阻,津液不通,榮(營)衛不清,氣血敗濁,凝結而成。肺主宣發和肅降,有通調水道、下輸膀胱的作用;脾主運化水溼,“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脾為生痰之源”;腎者主水,司膀胱開合,對人體水液代謝起著主宰和關鍵作用;三焦為水谷之道路,總司人體氣化。所以痰飲主要與上述三髒和三焦有關。
水、溼、痰、飲分之為四,合則為一。一般認為溼聚為水,積水成飲,飲凝為痰。就形質而言,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更清者為水,彌散於臟腑組織之中的水氣則是溼。水溼常困阻於脾胃和彌散於肌膚,水飲多停積於腸胃(痰飲)、胸脅(懸飲)、胸膈(支飲)及肌膚和四肢(溢飲),痰則隨氣升降,無處不到。
由此可見,為了防治水液疾病,我們仍然應該注意合於寒暑季節,調節情志,保持積極、樂觀而穩定的情緒,保養好五臟(參見《中醫文化隨筆》關於情志、養生、養五臟的內容)。
2006年11月22日於北京
55·傳染病
中醫文化隨筆55·傳染病
傳染病在中醫裡面叫做疫(癘)。中醫認為有五疫,《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避其毒氣……即不邪幹。”大意是說,五疫到來的時候,互相傳染,不管老少大小,病狀都相似,避免毒氣(傳染源),邪氣就不會干擾自己。這裡指出了五疫(癘)邪是有“毒”的。五疫(癘)合於五行,木疫合風淫、火疫合熱淫、土疫合溼淫、金疫合燥淫、水疫合寒淫。
疫又有寒疫與瘟疫之分。
寒疫一般有兩種:
1、指太陽傷寒證,太陽傷寒證是指以寒邪為主的風寒之邪侵犯太陽經脈,導致衛陽被遏,營陰鬱滯所表現的證候。時行寒疫,俗稱感冒(流感),因感受暴寒而發的疫病。《外臺秘要》卷三:“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一名‘時行傷寒’。”證見頭痛,身疼,發熱,無汗,或作嘔逆,脈浮緊。治宜辛溫解表。
2、指疫癘(急性傳染病)的屬於陰性的症狀。《說疫全書》卷二:“寒疫……當天氣方溫熱之時,而悽風苦雨驟至,毛竅正開,為寒氣所束,眾人同病,乃天實為之,故亦得以疫名也。”說的是天氣方溫熱之時卻被寒氣所襲而引起的病症,常有畏寒發熱、咳嗽、氣壅(yōng,堵塞)痰喘、胸部痞(pǐ,堵塞不舒)痛、鼻塞聲重和涕唾稠粘等症。
所謂瘟疫,是感受疫病之氣,造成流行的急性傳染病的總稱。此症為腸胃溼熱鬱蒸而發,再加上晦濁之氣從口鼻吸入,以達於膜原,於是中腑蒸騰,百病俱發。臨床以初起壯熱,頭身疼痛,或伴見煩躁,腹痛洩瀉為其主要特徵,甚則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驚厥、昏迷。
關於膜原,王冰注:“膜,謂鬲(膈)間之膜;原,謂鬲(膈)肓(huāng,心臟與橫膈膜之間的部位,中醫認為這是藥力難以達到的部位)之原。”由此推斷,膜原是指胸膜與膈間的位置。邪在膜原為半表半里證。
《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大風早舉,時雨不降,溼令不化,民病溫(瘟)疫。”指出了瘟疫是氣候不合時令,邪氣內侵,人們正氣不足而導致的。
所以,對於疫(癘)的防治,《黃帝內經素問·刺法論》:“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天牝(pìn)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幹。”指出對於疫(癘)傳染病,首先“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也就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培養一身正氣;其次“避其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