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吃罷飯,待男方走時,要回奉物品,其中包括:文房四寶、面娃娃、糕塔(一
種形似柱的饃饃,上面塑有10樣果子)、10個面石榴、10包麩鹽。文房四
①參見《民俗》1988年第2期、1989年第2期,李兆祥文《晉南婚嫁舊俗》。
寶則象徵著未來的女婿官運亨通、學識淵博。面娃娃、糕塔、面石榴都象徵
著多子多福。面石榴要讓女婿先吃一個,其餘9個切成片送給鄰里,表示婚
事已定。10包麩鹽要撒在公婆、妯娌的頭上,象徵有緣(鹽)分,有福(麩)
分。
送彩禮是第四步。
定婚後,男方準備完婚時,要再給女家備120塊銀元,代表10分禮;
同時還要給女方六至八身綢緞衣料、一對戒指、一對耳墜、一套頭飾、一條
勒子及數塊各色內衣料。過完大禮後,女婿便要給女家送“知帖”,“知帖”
中寫著結婚的日子。若女方家裡收下“知帖”,就說明女方同意,這樣,結
婚的日子也就算定下來了。
踩花堂是第五步。
結婚前一天夜晚,女方家裡要差遣兩人到男方家裡踩花堂。這兩個人,
一個抱著瓷娃娃,打著紅喜字的紗燈,另一個提著紅布木箱,箱內放有一件
成衣、一條系褲帶、一件裙子、一雙繡花鞋、一套頭飾和麩鹽紅包及面石榴
若干,最上面放著新娘的照面鏡。二、三更時,到男方家門口,連放三炮,
通知男方。女婿開門施禮,接過紅箱後,把女方客人迎進洞房,紅箱和瓷娃
娃要放在炕頭,女婿還要開啟箱子,取鏡照面,以示與新娘見面。女方客人
要在瓷娃娃兩腿間灑點水,象徵貴子撒尿。到此,踩花堂全部結束。男方設
宴招待;女方要取踩花堂錢。
過嫁妝是第六步。
結婚的當天上午,女方差人給男方送嫁妝。其中有:大立櫃、幫櫃、頂
櫃、箱子、被子、枕頭、衣料、盆巾、首飾及化妝品等。還要在枕頭裡面裝
上筷子、核桃,在鞋內放上麩包,被子裡縫上棗、花生,以象徵女子出嫁後,
能早生貴子,攜帶福氣。送嫁妝時,女方還要遣一“小親家”(小男孩)押
妝隨行。
嫁娶是第七步,也是整個婚俗中最隆重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婚俗的核
心。
嫁妝過完後,新郎著長袍短褂,戴禮帽,披紅插花,乘官轎迎新娘。同
新郎隨行的迎親隊伍分兩行,浩浩蕩蕩幾近百人。隊伍中有抬花轎的,花轎
是為新娘準備的,內放一盤,上面盛著五個面石榴,中插紅筷子,筷子上系
著一朵石榴花。
迎親隊伍至女方門前,要鳴炮報信。
女方家辦事的聽到炮聲,要迎新郎入席,先吃“下馬點心”及麵食,然
後引其至女方祖先堂祭祖,最後叩拜女方父母、親友、鄰里。
行禮之後,新郎要吃“腰食”,即餃子。“腰食”由本家嫂子包捏,餃
餡花樣很多,若食了“子果”餃子(大餃子裡面包了五個小餃子),則誇女
婿有“五子”之福;若要吃了辣子或食鹽餃,則開心地一笑以祝吉。吃完腰
食開“正席”。
而新娘此時要梳妝打扮,以做好上轎前的準備。為新娘梳妝打扮的人叫
“全人”,這個人必須上有公婆,下有兒女。她要為新娘梳頭、開面、清眉、
搽胭脂、抹粉等等,然後戴鳳冠,著霞帔和八幅繡花羅裙,腳穿紅緞繡花鞋,
繫上裙鈴、褲鈴,蓋上蓋頭,稍息後,由樂隊迎往花轎前,供拜轎神。拜後,
新郎新娘吃合婚餅。之後,新娘由兩名伴娘攙扶上轎。新郎要到花轎前拜轎,
拜罷,鳴炮三響,鳴鑼開道,花轎在兩名小舅的監押下起轎。
花轎至男家大門口,轎身要朝向喜神方向落地。新娘下轎後要踩事先鋪
好的紅氈,手抱輻條、瓷瓶、銅鏡等(象徵鎮邪氣,帶來福氣),由伴娘攙
扶,在新郎“同心結”的牽引下,緩緩而行;到了大門口,要從火盆、馬鞍
上跳過去,以示避邪惡,保證婚後生活平安、紅火。在新娘行走時,男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