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0世紀60年代在加州的成長過程。馬丁?斯科塞斯在《殘酷大街》(Mean Streets; 1973)(圖)片中,回憶了在紐約“小義大利區”的青春歲月。科波拉讓兩部《教父》電影洋溢著義大利血統家族中,強烈感情聯絡的活潑卻憂鬱的感覺。保羅?施拉德(Paul Schrader)將個人對暴力與性愛的執迷,注入他編寫的《計程車司機》和《憤怒的公牛》劇本,以及他個人執導的電影《硬核》(Hard Core; 1979)當中。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六部分 電影史(2)
由於電影是年輕導演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很多新好萊塢的電影都是以舊好萊塢為基礎的。德?帕爾瑪的電影就大量引用希區柯克的電影,如《剃刀邊緣》(Dressed to Kill; 1980)便公然改編希區柯克的《精神病患者》(Psycho)。彼得?波丹諾維奇(Peter Bogdanovich)的《出了什麼事,大夫》(What's Up; Doc?; 1972),就賦予滑稽笑鬧片(screwball edy)新意,尤其是參考了霍華德?霍克斯的《育嬰奇譚》(Bringing Up Baby)。卡朋特的《進攻十三區》(Assault on Precinct 13; 1976)部分劇情衍生自霍克斯的《布拉沃河》(Rio Bravo);演職員名單中的其中一位剪輯師是“約翰?錢斯”(John T。 Chance),而那正是約翰?韋恩在霍克斯的西部片中飾演的角色。
同時,也有很多導演欣賞歐洲傳統,斯科塞斯受維斯康蒂和英國導演麥克?鮑威爾(Michael Powell)壯麗的視覺所吸引。有些導演則夢想以歐洲模式拍攝複雜的“藝術電影”。最為人所知的嘗試,可能就是科波拉的《對話》(The Conversation; 1974),改編自安東尼奧尼在現實與幻覺之間曖昧遊走的《放大》(Blow…Up; 1966)。
羅伯特?奧爾特曼和伍迪?艾倫(Woody Allen)以相當不同的方式,展現了由歐洲電影提供的創意態度,例如,奧爾特曼的《三女性》(Three Women; 1977)和伍迪?艾倫的《我心深處》(Interiors; 1978),就受到不少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的影響。而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創新之處,伍迪?艾倫可以說是復興了美國的喜劇風格,如《安妮?霍爾》(Annie Hall; 1977)、《曼哈頓》(Manhattan; 1979),和《漢娜姐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 1985)。奧爾特曼的《花村》(McCabe and Mrs。 Miller; 1971)和《漫長的告別》(The Long Goodbye; 1973),展現了沒有嚴格分際的表演風格、豐富的配樂,和跨越型別的作法。他的《納什維爾》(Nashville; 1975)構建了這樣一種情節結構,其中一群偶然相遇的人,角色有二、三十個之多,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主角。奧爾特曼在他的電影生涯中,一直都在探究這個敘事形式,其他著名的還有《婚禮》(A Wedding; 1978)、《銀色、性、男女》(Short Cuts; 1993)和《大家來我家》(A Prairie Home Campanion; 2006)。像這種以人際網路為基礎的劇情,常成為獨立製片電影選擇的題材,如《木蘭花》(Magnolia; 1999)、《撞車》(Crash; 2005),以及《愛情你我他》(Me and You and Everyone We Know; 2005)。
羅伯特?奧爾特曼和伍迪?艾倫是較為年長的一代,而這批“電影小子”則成為當代最成功的導演。盧卡斯和斯皮爾伯格成為勢力強大的製片,合作拍攝“印第安那?瓊斯”(Indiana Jones)系列,併成為好萊塢新世代的化身。科波拉無法維持個人的片廠,但依然是一位重要的導演。斯科塞斯的聲譽穩定成長,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他已是最受影評讚賞的當代美國電影導演。
20世紀80年代中期,新秀受到賞識,創造出“新新好萊塢”。那10年當中,很多最賣座的電影都還是出自盧卡斯和斯皮爾伯格之手,其他成功的導演則年輕一些,如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終結者》(The T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