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球,那都不太可能了,因為他不會讓球在手中多停一秒鐘,就會立即傳到應該控球的隊員手中,到後來,對方球員只要看見他一揮杖,就會立即條件反射般地往己方球門跑,以便及時進行攔截。…;
而楊帆,一杖揮出,便又像沒事人兒似的,橫杖於馬鞍橋上,冷眼旁觀地看熱鬧。
誰人橫刀躍馬,唯我楊大將軍也。
楊帆雖然不爭不搶,完全沒有融入到馬球激烈的競賽氛圍當中去,卻已搶盡了全場的風頭,每個人都希望看到他那神乎其神的傳球技術,以至於他一方的人得了球,觀眾馬上就放聲高呼:“傳給他!傳給他!”
楊帆得了球,一杖揮出,便是一陣狂熱的歡呼,所有觀眾都被他這種神乎其神的傳球技術給征服了。
唐人酷愛馬球運動,楊帆現在已變成了觀眾心中的球神,這場比賽發展到後來,雙方爭搶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為他彗星一閃般的神技做輔墊,狂熱的粉絲們只為楊帆一人喝彩。
“圍住他,圍住他,逼他帶球!”
王如風站在賽場邊上,雙手攏成喇叭,氣極敗壞地向場上的人大喊,又是一個球傳到了楊帆腳下,對方几名球員在球傳出的剎那,就已撥馬趕來,呼啦一下將楊帆圍在中央。
對方其他的成員正緊盯著楊帆的同伴,由於這幾名對方球員的嚴密包圍,楊帆視線受阻,很難準確地把球傳到己方隊員腳下,他不帶球突圍,就只能揮杖將球從對方球員頭頂打出去,這樣的話,很難保證這個球到底傳到誰的腳下。
觀眾們的吶喊聲停下了,所有的人都想看看,他們心目中的球神準備如何應對這個場面,他的“奇蹟之杖”是否會再度誕生奇蹟。
他們希望“楊帆不會騎馬”和他不會打球一樣也是一個偽裝,如果這時楊帆突然策馬狂奔,帶球疾衝,過五關斬六將直接殺向對方的球門,他們絕不會意外,更不會唾罵,只會為他狂吼、歡呼。
眾目睽睽之下,楊帆動了!
p:請投下投光推薦票!!!
第五十二章 公主中的公主
楊帆沒有踹鐙策馬帶球前衝,他依舊是一揮杖,居然依舊是隻一揮杖。
楊帆一杖揮出,馬球便從包圍他的對方隊員頭頂掠過,化成了一道虹光,划著一道弧線,彷彿一顆彗星般橫亙於長空之中。
所有人都仰起頭,向空中看去,目光追隨著那道紅光移動著,從這顆球一飛出去,人們就從角度上知道,它不是傳給任何一人的。難道是楊帆自知這一球無法準確地傳出,所以存心破壞,想要讓球出界?
隨即,他們就目瞪口呆地發現,那團化作紅色流光的虛影,竟然徑直飛向了對方的球門……
站在中場,直接射門?
這個打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不錯,他們在沙灘上隨意劃定的這個球場不太規範,比標準球場的確小了一些,可也不是站在中場,就能直接擲球入門的啊!
須知,這時的擊鞠用球都是實心堅木製成的,彈性有限,又比較重,站在中線位置揮杖,根本不可能把球打進對方球門,哪怕你是大力士也不可能,因為你的力道太大的話,只能使球杖的弦月形頂端折斷,或者那實心木球受力不住,一擊粉碎。
但是,楊帆作到了!
他一杖揮出,球化流光,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直接射進了對方的大門。
這不是力大無窮就能辦到的,臂力要大,更要使得一手巧力,那球不是被擊出去的,是被球杖抄起來旋到一個最易發力的角度時丟擲去的,唯其如此,才能解釋為什麼球杖好端端的,球也沒有碎,卻能打出這麼遠的距離。
可是抄球時要柔,拋球時要剛,力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可不是懂得它的道理就一定能夠辦得到的。
球飛進對方的球門,落在地上彈動幾下,一路滾出去,沿著沙灘滾向一直在另一側觀看他們擊鞠的那幾個女人的帳圍子。
圍觀的人群瘋狂地歡呼起來,楊帆揮杖擊球,球化流光,球杖定格於空的剎那英姿,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腦海之中。
在楊帆一方的賽場邊緣,每進一球,便會插上一面紅旗,那個負責“唱籌”(裁判)的人正插下一面新的紅旗,楚狂歌一方的旗已成林。
對方球員繼續比賽的勇氣被楊帆這一杖徹底擊潰了,在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他們無奈地承認:“我們輸了!”
“二郎,真是好樣的!”
楚狂歌大笑著向楊帆挑起了大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