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頁)
巳時一到,執事——商會那位年令最大的董事,請高捷三等人面對壙穴站好後,扯脖子宣佈:“建安縣城三十二家店鋪義葬哈爾濱遇難同業開始!”這是點明題目,也是為了使看熱鬧的人靜下來。接著,他向蓆棚方向發令:“厝棺。”鼓樂班子便嗚嗚咽咽吹奏起來。畢力雄指揮二十四名槓子手,八個人一夥兒,順著墓道往下抬棺材。棺材頭正中,雖然都貼了張紙條兒,卻一律寫著“冤死者之位”。
李宏瞄見了心裡一酸,又一次想起了劉半仙“群狼啃清”的那段話兒,暗下悲嘆:讓老百姓遭這麼大災難的朝廷,看來是到了油幹燈滅的運數了……
十八口靈柩三排六行,密密麻麻的棺材天,在太陽照射下白花花一大片。西南風時緊時慢,不時地捲起塵沙,好像騰起的冤氣,瀰漫擴散,使好多人感到氣兒不夠用、心發悶:這麼一大群奔求發大財的人,一下子都叫鬼子兵給崩了!這樣的災星會不會落在我的頭上呢……
那位老會董,又喊了一聲“覆安”。下葬封土是有老規矩的:先由孝子用手捧土往棺材天上撒三捧,表明已經盡到了“孝”;然後幫助埋葬的人才動鍬。畢力雄是由於商會的董事們,都不願意做殮葬中的具體事兒——又髒又累、費力不討好的活兒,才主動過耒操持的。他很精細:怕僱來的力巴不肯孝子似他揚第一鍬土,和大筐頭兒朱順事先商量妥當,指派了幾個小花子過來——當然要給“盡孝錢”。這幾個小花子扎著孝帶子,往每個棺材天上都揚了幾鍬土;那些僱來的力巴才嘩嘩地往下填——而那幾個小花子便放下鍬,代替孝子賢孫跪在一旁。
按照大清國的規定,平民的墳方圓不能超過九步、高不能過四尺。這個墳周圍長遠遠超過了五丈四尺,可裡面埋著十八個人,是可以不算違制的;但高卻不能超過官家定出的標準。所以,把土攢到三尺多高時,執事便叫住手。等這些人散到一旁,老會董拉長聲喊了聲“致—祭——”。
李宏便看到:商會頭腦和一些老闆,先插香點蠟,接著把豬頭、豬蹄、豬尾巴和乾鮮果品、包子饅頭端上了供桌……
接下來的“祝禱”,是由高捷三讀祭文。這位會長是正經八百地讀過四書五經的,但未能實現先人“連中三元,飛黃騰達”的願望,只考取了個秀才,沒摸到舉人的邊兒。這篇祭文,他是用心寫出的:
維皇清光緒三十年桃月初五日,建安縣城三十二戶店主鋪東,瘞哈爾濱遇難同業一十
八人於縣城東北郊。鄙人忝為商會董首,受命為文以吊之:
嗚呼悲哉! 其解奇貨、別親眷、赴京城、圖鉅富,而於建安彈丸僻壤; 罹難之北疆諸
同業,胡不審時度勢耶? 洋夷踐踏大清,日俄爭雄遼東;關外三省陰霾瀰漫,遼河兩岸戰
雲風湧。爾等若忐忑踟躕,裹足不前,坐求蠅頭小利,咀嚼粗糲自飴,當不致遭遇不測之
殃。繼而火車至開原被阻,聞炮聲隆隆,見硝煙滾滾,若惕然而折返,則亦可偷安故里,
得享天年。爾等不憚駑馬之慢、繞行之遠,避險途而投羅網,逃狼喙竟墜虎口,何其不幸
哉 ?
古人云“慢藏誨盜”。 爾等滿載之貂裘山參,價值連城,實賣首之草標耳。越貨殺
人,劫匪故伎;古今中外,概莫例外。倭寇狼貪,安不垂涎? 而守土者多尸位素餐,遇變
但求自保,焉顧草民安危哉! 於是乎諸同業受杖瀝血,鬼子兵舉槍滅口;十車貨盡落倭奴
手內,十八人同殪柳條邊外……
吾輩懷兔死狐悲之念,本同胞同業之情,殮爾葬爾,理所當然;並立碑昭爾等之冤,
勒石抒吾儕之憤。願汝曹凝魂聚魄,靜待神佛垂憐,早日往生福地;不可因冤而怒,積怨
成戾,顛倒恩仇,作祟於茲 ,永陷阿鼻地獄。嗚呼哀哉,尚享!
李宏雖然對外打過“老闆”的招牌,但他對商人並沒有啥好感。他認為無商不奸,他們的貪婪兇殘,和那些貨真價實的強盜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還多了好多的虛偽和狡詐。他聽了高捷三的祭文,還真有些意外:這個商會會長,不僅有些憂國憂民,還敢對官府罵街——這倒有些讓他自愧弗如了……高捷三立碑勒石的話兒,還引起了他的興致。所以在“禮成”後,人們紛紛走開了,他卻走到碑前觀看:三尺高的青石碑上,正面刻了“冤冢”兩個大字,還塗了深深的黑漆,不僅醒目,而且冷森森地讓人感到沉重,或者說發人深省。而碑後,刻著“弱國民肉,強國菜羹”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