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但蔡瑁沒理睬她,很快走遠了,蔡少妤望著父親決然而去的背影,委屈得淚水湧了出來,她擦去淚水,緊咬銀牙,“我絕不嫁給那個粗魯的渾蛋!”
。。。。。。。。
黃昏時分,一輛健馬寬車緩緩停在劉府大門前,一名身著白色錦袍的年輕公下了馬車,快步走上臺階,向門房微施一禮,“在下蒯祺,奉家伯之命,給璟公送一請柬,請管事轉交公。”
說完,他取出一隻帛軸,遞給門房管事,門房管事有點暈了,門房是收禮之處,對各種禮儀很清楚。
平民請客,派小伢去口述一句便可,中小戶人家則稍有講究,會送一隻竹簡,表示尊重和正式,大戶人家請客,則會用麻紙寫請柬。
只有宴請為尊貴之人,才會用錦書,蒯公請客,不僅派侄親來,還送來錦書,這種禮遇非同尋常。
門房管事是劉表府的大門主管,當然見多識廣,本身對錦書他並不在意,但蒯越對璟公的態讓他感到驚訝,一場比劍,璟公的名聲竟然提高到這個程了嗎?
“蒯公請稍候!”
門房管事向東院飛奔而去,不多時,穿戴整齊的劉璟匆匆從府內走出,他已等了好一會兒。
蒯祺也看了今天的比劍,認識劉璟,連忙長揖行禮,“讓璟公久等了,在下蒯祺,奉家伯之命,特來迎接璟公。”
劉璟本打算自己去蒯府,卻沒有想到,蒯越如此鄭重,不僅送來錦書,還派侄親來迎候,禮節之隆重,讓他也有點受寵若驚,要知道這是蒯氏啊!荊襄第二名門世家。
只有宴請劉表、蔡瑁等大人物,才會如此禮重,現在他一個小小的劉表偏侄,居然也用如此隆重禮遇,讓劉璟心中也多少有點感動。
“讓貴府如此費心,劉璟愧不敢當。”
蒯祺微微一笑,“璟公今天擊敗蔡進,已是荊襄萬眾矚目之少年,蒯家能第一個宴請到公,已是榮幸,璟公請上馬車。”
他擺出個請的姿勢,姿態之優雅從容,令劉璟心生敬意,不愧是世家公,果然溫爾雅,風翩翩,一舉改變了因蔡家給他帶來的對世家弟的偏見。
兩人坐上馬車,馬車加,向位於城南的蒯家府宅疾奔而去。
馬車在蒯府門前緩緩停下,臺階上,蒯越領著幾名年輕人已等候多時了,蒯越頭戴芙蓉冠,身著一件名貴貂裘,他是主人,須穿著正式,以示對客人尊重。
後面幾個年輕人卻穿普通長袍,頭戴平巾,穿著比較隨意,今天禮遇雖重,但酒宴卻只是小宴,人不多,只有五六人作陪。
劉璟走下馬車,快步迎上去,長揖施禮,“讓蒯公久候,劉璟失禮了。”
蒯越走下臺階,笑眯眯道:“第一次見到璟公時便覺得親切,今天小聚也是隨緣,來!來!我給璟公介紹幾位荊州年輕才俊。”
蒯祺就不用介紹了,他領劉璟前來,兩人一早已熟悉,蒯越身後有個年輕人,其中一人長得和蒯祺有些相像,蒯越笑著介紹道:“這是犬祏,在隆中讀書。”
蒯越有個兒,長和次都在外為官,只有蒯祏跟在父親身邊,今年只有十九歲。
蒯祏連忙行禮,彼此說幾句客氣話,蒯越又介紹另一人,“這是我世侄,姓馬名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和犬是同窗好友,今天一同來作陪。”
劉璟見他眉中果然有一簇白眉,顯得相貌清奇,不由笑道:“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劉璟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馬良年紀也不大,也就十七八歲的樣,腰中也佩一柄劍,他回禮微微笑道:“今天我也去劍臺看了璟公比劍,璟公動若疾鷹,靜若泰山,令季常敬佩萬分。”
“季常兄過獎了!”
最後一人年約二十歲,長得身材高大,面如冠玉,目光清澈而明亮,在旁邊一直笑而不語,蒯越帶劉璟上前,笑著給他介紹,“這位才俊也是犬的同窗好友,複姓諸葛,單名亮,字孔明,琅琊郡人,是龐德公最得意的門生。”
劉璟肅然起敬,原來這位就是諸葛亮,他還是第一次見到,他連忙作揖施禮,“原來是臥龍先生,久仰諸葛兄才卓著,今日一見,劉璟生有幸。”
諸葛氏也是琅琊望族,諸葛亮父母早亡,和兄弟諸葛均一起跟隨叔父諸葛玄赴豫章郡上任,諸葛玄失官後遂投奔荊州劉表,四年前諸葛玄病故,諸葛亮便遊於襄陽,半耕半讀,拜鹿門龐德公為師。
諸葛亮出身琅琊望族,在襄陽也頗有名望,他和龐家、蒯家都有姻親關係,諸葛亮有兩姊,二姊嫁給了龐德公之龐山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