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頁)
這時,一艘五石的大船出現夏口鎮外的江面上,船頭上,荊州別駕劉先正揹著手注視著遠處的夏口鎮。
他忽然驚訝地發現,夏口似乎正在築城,上萬人在江邊擔土扛石,格外的忙碌,一個城池的輪廓隱隱已經出現。
劉先頓時有了興趣,回頭吩咐道:“靠岸停泊!”
大船緩緩靠岸,夏口的碼頭上也停滿了船隻,大多插有陶家的雙鯉旗,船上滿載著糧食,劉先上了岸,順著小上了黃鵠山。
黃鵠山也就是後來的武漢蛇山,此時山頭已被一層薄薄的白雪覆蓋,山頂上還沒有黃鶴樓,只有一座青石砌成的哨塔,可以遠遠眺望大江。
站在山頂上,劉先看得更清楚了,新城的輪廓呈現在他眼前,周長約二十餘里,將整個夏口鎮包圍在其中,牆道的地面已夯實,西面城牆的基石也已經鋪好一半,有近萬名民夫和士兵忙忙碌碌,看這個架勢,估計到明年春天時,新城就將築成。
“請問。。。。。”
劉先找到兩名正躲在山上休息的民夫,上前拱手笑問道:“夏口築城開始多久了?”
兩名民夫正坐在一塊大石後聊天,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問他們,嚇得兩人跳了起來,見來人穿著官服,更嚇得跪下連連磕頭,“我們不敢偷懶,馬上去幹活。”
劉先笑著擺了擺手,“你們不用害怕,我是從襄陽來,剛下船,問你們幾句話。”
兩名民夫聽說他是剛下船,驚魂稍定,一名年長者答道:“回稟使君,築城有二十天了。”
“哦!你們都是本地人?”劉先又笑問道。
“我們是武昌縣人,秋收後就來這裡幹活了,不來不行啊!”
“這是為何?”
兩民夫對望一眼,嘆了口氣道:“我們是黃家佃農,靠租種黃家土地為生,後來軍隊來到我們家中,命我們冬天服勞役,否則土地收回分給軍戶,沒辦法,只好來了,不過。。好在不用自帶乾糧,這邊管飯,管飽,還不錯。”
劉先點點頭,荊州民風散漫,一味施仁政未必有效,寬嚴相濟方是施政之道,以前黃祖就是這樣做,劉璟並沒有因為憎惡黃祖而唱反調,也繼承了黃祖的江夏施政策略,這倒也不錯。
這時,一名士兵從哨塔下來,直接跑到劉先面前,拱手笑道:“這位使君是來找我家司馬吧!”
劉先聽出士兵話中有話,連忙應道:“正是,難道劉司馬在這裡?”
士兵一指山腳下最忙碌的一群人,“使君看見沒有,身材最高的那位,就是我家司馬!”
劉先眼睛不好,加上距離遠,他模模糊糊只看見一群人,但士兵不會騙他,劉先心中大喜,原來劉璟就在夏口,幸虧自己靠岸看一看,否則就白跑武昌一趟了。
他連忙帶著幾個隨從尋下山去了。
。。。。。。。。
劉璟從襄陽回江夏已經是第十天,早在他剛接手武昌之際,便命廖化和伊籍前來夏口築城,夏口扼長江和漢水,戰略位置其重要。
從前年開始,黃祖也逐漸將江夏軍隊和物資向夏口轉移,使夏口的戰略地位愈加凸顯。
更重要是,柴桑大戰後,江東在四年之內都無力再西征,江夏最大的威脅已不是江東,而是來自西方,不管是襄陽還是南陽曹軍,都將成為江夏的最大威脅。
在更深層次的戰略考慮上,將江夏的軍政中心遷到夏口,將有利於江夏軍控制漢水、謀取襄陽。
劉璟來夏口視察已經天了,他對築城的進還算滿意,這次築城,不僅動員了近萬民夫,同時還將從彭澤換回來的四千餘荊州軍戰俘也一起投入築城中,按照計劃,在明年二月前築城完成。
劉璟正和幾名工匠商討城門的高,這時,廖化在遠處叫他,“司馬,襄陽來人了!”
劉璟回頭,一眼看見了正向這邊走來的劉先,他心中頓時大喜,劉表果然是派劉先來談判。
當時劉璟派士兵去給劉先送信,很大程上就是因為劉先中立派,他既不偏向劉琦,也不偏向劉琮,其實從另一個角來說,他對這兩位公都不感冒,那對江夏談判將為有利,至少他會理智面對江夏的崛起。
劉璟連忙迎了上去,抱拳施禮笑道:“劉別駕,別來無恙!”
劉先也笑著回一禮道:“我還以為璟公會在柴桑,準備積防禦江東軍,沒想到居然在夏口築城。”
劉璟哈哈笑了起來,“夏口築城,不也是防禦的一種嗎?”
劉先苦笑一聲,這種事情還是不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