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1/4 頁)
黃月英見此人頗為年輕,也就二十歲左右,似乎沒有見過,便笑問道:“夫君,這位是?”
諸葛亮拍拍腦門笑道:“我忘記介紹了,這位是董休昭,南郡枝江人,我和他父親關係很好,不過他們已經舉家搬去蜀中,在蜀中我就是住在他家裡。”
年輕男連忙躬身施禮,“在下董允,給大嫂添麻煩了。”
黃月英笑著回一禮,“歡迎董公來做客!”
這時,丫鬟從書房裡出來,“夫人,火盆已經點好了。”
黃月英連忙笑道:“夫君,快進屋吧!烤火暖和暖和,我去給你們端熱湯。”
“阿果怎麼樣了?”諸葛亮又問起自己的女兒。
“她睡得正香甜,夫君等會兒再去看他,先休息一會兒。”
諸葛亮點點頭,和董允脫去蓑衣斗笠,進了書房,兩人搓搓手,在火盆旁坐了下來,想到昨晚之事,董允不解地問:“孔明兄,你覺得昨晚究竟是出什麼事?”
諸葛亮和董允在半夜趕到襄陽,準備在襄陽城外住宿,不料襄陽城外佈滿軍隊,不准他們靠近襄陽城,他們只得走夜回隆中。
諸葛亮搖搖頭笑道:“我又不是神仙,離開襄陽兩個月,怎麼知道昨晚發生了什麼,你問我,我又問誰?”
“夫君可以問我!”
黃月英端著硃紅漆盤走了進來,漆盤裡是兩碗熬得濃厚的肉湯,熱氣騰騰,正是驅寒上之物,她跪坐下來,將肉湯放在兩人旁邊的小桌上,又笑道:“你們想知道昨晚襄陽發生什麼事了嗎?“
“娘怎麼會知道?”諸葛亮心中微微一愣。
“因為我們家昨天來了一個客人,正好和這件事有關。”
黃月英神秘地對丈夫一笑,這才慢悠悠道:“昨天陶九娘來我們家裡做客,本計劃多住幾天,但昨晚半夜發生了緊急之事,被士兵接走了。”
董允不知道陶九娘是誰,但諸葛亮卻知道,他立刻反應過來,“莫非昨晚是劉璟出事了?”
他見董允一臉茫然,連忙給他解釋,“陶九娘便是柴桑陶氏之女,和月英關係好,她同時也是劉璟的未婚妻。”
董允恍然,原來是劉璟的未婚妻,他沉吟片刻又問:“聽說劉璟在江夏大勝,擊敗江東軍主力,他應該是來襄陽述職,怎麼會發生昨晚的緊張事件?”
董允身在蜀中,雖然也知道一點天下大勢,但對細節之處卻不甚瞭解,諸葛亮卻心中明亮如鏡。
他搖搖頭嘆息道:“因為劉璟是劉表之侄,他在江夏的勢力擴張,影響到了劉琦和劉琮的利益,估計是談判破裂,或者蔡瑁從中作梗,攛掇劉表藉機除掉劉璟,無非就是這兩種可能。”
董允也嘆了口氣道:“若真是如此,恐怕荊州會發生內亂了。”
“只要劉表還在,內亂倒不至於,但他最近兩年有點昏庸,屢出昏招,把劉琦封去南郡,把劉璟封去柴桑,把劉磐封去長沙,造成了事實上的地方強勢,從古自今,地方強而朝廷弱,取亂之道也!”
“其實我覺得劉表也沒有辦法,荊州世家強大,劉表是想用宗族來壓制世家,他也煞費苦心,或許這也是一條掌控荊州之。”
“不是!”
諸葛亮搖了搖頭,“問題不在這裡,若荊州是初漢,天下一統,這樣做倒也無妨,可關鍵是荊州大敵在外,東有江東,北有曹操,這種情況下,只有將整個荊州的財力、物力、兵力聚集於襄陽,握緊成一個鐵拳,這樣才有外禦敵辱,內保疆土的本錢,可現在財力、兵力分散,一個鐵拳變成了五根手指,何以御曹操?”
“可江東不是防禦住了嗎?”董允笑道。
“劉璟是例外,說老實話,他比劉琦、劉琮要強得多,他若為荊州之主,倒有一線希望。”
旁邊黃月英笑道:“我聽說劉璟要在江夏辦書院,只有餘名額,待遇優厚,而且是由鹿門書院協助,你們兩位有沒有興趣去一趟江夏?”
諸葛亮搖搖頭,“我剛從外面回來,已筋疲力盡了,可不想再跑,休昭若有興趣,不妨去看一看。”
董允也笑道:“書院去不去都無所謂,不過我打算去江東遊歷,過江夏,可以順便一遊。”
第221章 夏口談判
、、、、、、、、、、
夏口,寒風颳過長江水面,捲起一片片浪花,此時已是十一月中旬,進入了一年中最冷的九季節,江面上的船已經不多,大部分漁船都已靠岸停歇,江面上偶然出現一隊長長的商船。【全文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