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彷彿是落了淚。
晏殊站起身來,覺得身上有些冷,昨天很晚才回來的燕子在樑上呢喃,或者是在囈語。怕是做了什麼春暖花開的夢。
它和人也是一樣的,知道時光苦短,知道朝夕相伴。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昨夜西風(2)
這闋小令一直被人推崇,就是因為過片“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句。王國維以為很經典,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成就大事業的說法,我不以為是。也確實委屈了晏殊的用意。
他一直站在高樓之上,看著月光無動於衷地流溢。他到底在思念著誰呢?
一個未曾謀面的靚影?抑或是一個幻想?
秋天是如此之深,一夜西風,園中的樹竟然一下子衰老了,樹葉凋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有些虯勁,也有些蕭索。
於此,走進他華美安閒的文字裡,走進他的內心,恍然明白,佛語有云,平生如是,如如是。燕子去了,有再回來的時候;花瓣凋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時間一去怎麼就不復返了呢?
晏殊的文字非常含蓄寧靜,就像王世貞讚歎說:“淡語之有致者也”,這也是他早入仕途,被磨礪得溫潤玉滑的原因吧。晏殊這人是個正統的典型士大夫。中守規矩,庸其為人。
晏殊去世後,被諡為“元獻”也是這個原因。他在政治上一直是偏於保守。不過在薦舉後輩,發掘人才這方面,頗具慧眼,令人敬佩。一時天下英傑,俱出其門。
其實做人做得太好了,往往就不能做事了。
晏殊的個性和其幾十年宦海沉浮的經驗,讓他的文字具備了嫻靜幽美的風度,正如王灼所謂:“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比如這闋《踏莎行》: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這首詞給我的感覺就是:靜,出奇的安靜。好像是一部彩色的默片。一幕幕鏡頭閃過,切換,時光,顏色,距離。然後就是小路上點點落花,一望無際的原野悲傷,是青色的,嫩青色;還有黃色的樹陰,這種黃色是透明的,有種水墨的感受。
當然有風,暖洋洋的,漫天雪花兒般的飛絮,揚起飄落。落在人的身上,拂之不去。
這樣的景色足以散發溫甜的煩躁,心裡是空落落的。
是的,整闋詞裡沒有任何聲音。
院子裡,人的心和思緒彷彿被淘空了,四面朱簾,隔了萬重春色,竟有不曾言說的離愁在風中漫舞。一場宿醉,暮春傍晚,酒醒夢迴,只見斜陽深院而不見伊人。橘黃色的陽光落滿重重院子,徐徐的,你能看見歲月的影子,在陽光中一點一點的消逝——
淡淡的哀愁,悵惘,如爐香飄渺,遊絲化無,達到不露痕跡的程度。這首詞溫柔細膩,纏綿含蓄,很少用直寫的方法。《珠玉詞》就是這樣的,透著珍珠般的圓融與溫潤,於婉約雅緻中蘊涵著人間的真情實景,不飾雕琢,一掃脂粉氣的豔俗,這是晏殊的風格。
所謂的伊人,夢,醉酒……其實,我可以斷想,在晏殊的心裡有一個美麗的遺憾。
是少年時的心情,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時光的感覺往復,糾纏。
他用文字留住了春天,花落入幽夢中去了,細香,在你的鼻息之間浮動。
亂紅飛過(1)
蝶戀花/歐陽修
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去年,在洛陽的歌樓裡,他曾經問過你,如果有一天他不再回來了,你會怎麼樣?你搖搖頭,呆呆地望著他,那種幽怨的深情刀一樣刻在了他心裡。
“能怎麼樣呢!”半天后你嘆了口氣,幽幽地說,“我是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