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蒂斯、雅利安城與地球軸心(第5/8 頁)
格進行了一號飛碟式樣機的試飛,但是由於燃料問題,導致圓盤機翼發生劇烈顫動,失去控制撞到了地面上。不過,在失去控制之前,一號樣機曾經飛到了60米的高度。
同年年底,RFc-2二號樣機也已出籠,它的推進系統經過改進、採用磁脈衝系統控制。這個樣機比第一號樣機要小得多,是一款裝有兩挺mG機槍的飛碟。
有資料說,1940年2號樣機作為偵察飛碟,飛越了不列顛群島和南大西洋進行過偵察,並於1942年,在大西洋上的某個島嶼與德國的雷達部隊會合。
不過,盟軍特別小組推測:這些形狀奇特的碟形飛機,並非一種實用戰機,只是用來實驗碟形飛行器的操縱性和空氣動力學特徵。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在這些飛機的背後,肯定隱藏著納粹鮮為人知的秘密。
聯想到當時盟軍飛行員關於不明飛行物越來越多的報告,特別小組斷定,德國在碟形飛行器的研製方面很可能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事實上德國人擁有三個獨立的飛碟設計中心,一個在佩內明德,一個在佈雷斯勞,還有一個在布拉格,這三個地方都在進行飛碟試驗。
近年來西方國家揭秘的一些檔案顯示,納粹的飛碟計劃,一直在希姆萊領導的黨衛隊支援下開展。
黨衛隊的技術部門對飛碟所需的燃料、能量、動力方面進行過探索和研究。這個技術部門利用世界第一個電磁引力驅動系統為飛碟提供動力,驅動系統依靠範·德·格拉夫聯合發動機、馬可尼式渦流發動機來驅動,產生強大的電磁場動力,擺脫地心引力的影響從而升空。
但是,這些原始的碟形飛機沒有裝備炸彈、火箭和導彈,僅僅能夠做22.5度、45度或者90度翻轉飛行。因此,它們更適合用於空中偵察。
黨衛隊動用了各種力量和手段,打著研製常規炸彈的旗號秘密收集、發展各種研製圓盤機的機床等機械裝置。
為了縮短研製飛碟的程序,黨衛隊曾經搶劫了德國的商務部專利局以及全歐洲的每一個商務部專利局,藉以尋找最快的解決途徑。黨衛隊還秘密逮捕、扣押了航空研究方面的許多專家,將他們集中在奧地利和羅馬尼亞以及不為人知的其它秘密基地,強迫他們為研製飛碟服務,同時還徵集了大量的貧民、戰俘充當苦力,搬運和組裝各種機械裝置,修建深埋於地下的秘密飛碟製造工廠。
雖然黨衛隊向德國的軍備部長艾伯特·斯匹爾要求增加額外的勞工和苦力,卻隱瞞了他們的真實用途和目的。艾伯特·斯匹爾根本就不清楚這個龐大的秘密飛碟計劃。黨衛隊儼然在德國建立了自己的國中之國,各種工廠、科學家、戰爭原材料、技師在黨衛隊的干預下秘密研製、測試著飛碟。
在這些不為人知的歷史中,肖伯格成為最重要的飛碟設計師。他大膽地利用非常規的技術:使用液體渦流技術改進飛碟。在他最初的設計方案裡,碟形機的噴射動力系統採用過潛艇上使用的發動機。
肖伯格的合作伙伴是一大批天才的德國工程師。科學家亨舍爾,是最早接觸這些飛碟發動機的專家之一,不過亨舍爾拒絕將這些資訊提供給黨衛隊。
在德國的黑森林地區,無人碟形攔截機成功生產並試飛。這種碟形機,被英國、美國、蘇聯的情報機關命名為V-7。
梅塞施米特公司的飛機工廠成功研製出用於V-7的靜電場粒子武器,V-7無人碟形攔截機使用火箭動力飛行,盟軍官兵與飛行員給這個飛碟機取了一個綽號叫做“白天和黑夜都能噴火的飛碟武器”。
令人吃驚的是,從1944年11月到1945年4月,V-7飛碟機升空次數竟然多達415次。後來,這些飛碟產品在齊柏林飛機工廠改良後,被命名為“球形閃電”。盟軍對飛碟機時而單機作戰,時而多機出擊的戰術感到十分困惑。德軍於是將計就計,把“球形閃電”故意和其它兩種型號的碟形機混淆使用,藉以迷惑盟軍的情報機構。其中一種碟形機經常拖曳巨大的球形金屬帶,造成飛碟機群數量眾多的假象,以迷惑盟軍的雷達。
而另一種則經常突然快速飛到盟軍轟炸機附近,以恐嚇盟軍轟炸機上的飛行員和炮長,使他們心理恐慌、神經衰弱乃至精神發瘋,進而對飛機失去控制,以此達到破壞盟國空軍繼續攻擊的目的。
1945年,二戰即將結束,納粹飛碟機的許多科研計劃被迫終止。不過,仍然有部分V7、V8、甚至最終改進的V9蝶形機在試飛。
1945年2月初,蘇聯空軍對德國的攻勢日益猛烈,盟軍部隊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