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剛一開張,將近六十個房間就被搶購一空。入住者大多是經濟上很寬裕的人,單身者佔八成,夫婦佔二成。
年齡方面,既有六十多歲的、從老年公寓直接去公司上班的人,也有幾位八十至九十歲以上的,但最多的還是七十多歲的老人。
由於靠近繁華熱鬧的銀座,很多入住者常去歌舞伎座看劇或去銀座商業街購物,其中不乏穿著華麗的連衣裙、披著絲綢披肩的太太,或身著高雅端莊的和服的女士。而男士中也不乏穿著時尚的短外衣或毛衣,頭戴鴨舌帽或禮帽的人。
看著這些穿著打扮的人成雙成對地在這個建築的大廳裡出出進進,就彷彿在欣賞描寫古代盛世的電影裡的一群淑女和紳士聚集的鏡頭。
然而,當初來棲想要在銀座開辦一個老人院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
大多數意見認為在銀座這樣浮躁的地方不適於建老人院,應該建在比較清靜一些、空氣清新一些的郊區,可是來棲不這麼想。他覺得老年人反而應該住在市中心,這裡交通便利,四通八達,附近餐館、咖啡店也很多,而且,他們的兒孫來看他們也比較方便。
來棲認為對於老年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刺激,適度的刺激可以使他們身心變得年輕。越是住在安靜而缺乏刺激的地方,他們衰老得就會越迅速,頭腦也越不靈活了。其實,這是在美國經過實驗證明了的。亞利桑那曾經建設了一個只有老年人居住的理想之鄉,結果十年後,那裡的老人幾乎都痴呆了,來棲不想重複這樣的錯誤。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一章 突發事件(12)
當然,也有人說銀座這樣的市中心空氣汙染嚴重。但是,老年人和小孩子不一樣,他們來日無多了,最多也就二十年左右吧。對他們而言,比起空氣有些汙染來,更重要的還是刺激。
也許是來棲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吧,入住者對老年公寓都很滿意,這讓他鬆了口氣。但是,經營方面卻存在著問題。儘管此設施形式上是法人,但一方面要還貸,另一方面要使如此規模的老年公寓運轉,需要相應數量的工作人員。
萬幸的是,入住者大部分是健康人,不像特護老人院需要那麼多員工。儘管如此,除了一定人數的看護外,辦事員、諮詢員以及營養師、配餐員,再加上護士和理療師等等,就超過了二十人。
老年公寓要養活這麼多工作人員,同時還要滿足入住者提出的五花八門的要求。
這方面,麻子給了來棲不少幫助。
護士和理療師,由來棲透過自己在醫院的關係來尋找。辦事員和看護是麻子從她熟悉的幾個老人之家幫他介紹來的。在運營方面,她還幫忙瞭解了各地老年公寓的情況,很有參考價值。
不用說,這時的來棲和麻子,已經發展到了超越醫生和編輯的關係程度了。
在這個意義上,說是Et Aiors使來棲和麻子結合到了一起,也決不過分。
月色朦朧的深夜,來棲回到家,麻子穿著天藍色睡衣迎接他。
“您辛苦了。”
儘管剛剛目睹了一個人的死亡,但來棲並沒有特別傷感,他為自己的冷漠而驚訝,但這就是現實。
他脫去上衣和褲子,換上了家居服,麻子給他沏來一杯茶。
麻子到來棲家來過夜,只限於週末的星期五或者星期六,每到這個晚上,來棲就會感覺心情很踏實、很放鬆。
這個模式已經持續了兩年。每當接近週末時,他就意識到自己迫切期待見到麻子,不由得有些心慌意亂。
不過,來棲從來沒有要求麻子多來過夜,因為來棲清楚地知道,和一個女性一起生活,譬如同居或者結婚等形式,原本就不適合自己。
和前妻分手也不是因為對她有什麼地方不滿意,而是對於自己不能在婚姻的框框中扮演好一個稱職的丈夫感到失望。
離婚後,他和幾位女性有過交往,每當她們知道來棲是單身後,就會逐漸干涉起他的生活來。
於是,在對方想要結婚的跡象逐漸增強之前,來棲便開始考慮分手。
因為即便結了婚,也只能重蹈覆轍,沒有必要再重複一次看得見結局的事情。
歸根結底,來棲討厭結婚這種貌似幸福、裝腔作勢的形式。
比起結婚來,他更想要的是自由的生活,並在自由的生活中死去。即便死的時候是孤獨的也無所謂,死亡的時候所有人都是孤獨的。
總而言之,在熱鬧的陰影裡隱藏著孤獨,這是來棲幼年時就深切感受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