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天日的地方,而這一帶,不見天日的地方,只有在這座“長陵”的墓穴之中。
但是,繞行圓丘一週,一點可疑的痕跡都沒有。
他停在圓丘之前想,有可能,長陵,或者其他的陵寢,都會有不為人所知的秘密門戶、通道。
以古來帝王的習性,作為推斷,的確不是沒這個可能。
但,德瑾格格母子,未必知道暗門所在。
那麼,他母子藏到哪兒去了呢?
他母子之所以躲,只是為躲老郡主,不是為躲別人。
那麼,他母子既是聽命於大內,當初又甘心受大內利用,應該是不管躲到哪兒去,都會跟大內保持聯絡。
可是,為什麼大內還不知情,會派出那兩個到西山陵寢去見他母子?
難道說會是他母子已經背叛了大內,連大內都不知道他母子哪兒去了?
這些疑點一一浮上腦際。
最後,李玉麟確定了一點,那就是,不管怎麼樣,必須先找到德瑾格格跟德俊琪他們母子。
可是,被害牲畜的屍體,既是在這“十三陵”中的“長陵”一帶發現,為什麼他趕來之後,到如今沒發現任何一點蛛絲馬跡?
難道說,那些個被害的牲畜,是被別的獸類所害?
不可能,別的獸類鮮有吸乾血而棄屍體於不顧的。
根據這一點,找他母子並不難.只要他母子還在這一帶,只要守在這一帶不走,他母子遲早總會再出來找尋牲畜吸血的。
可是,他母子多久才要吸一次血?
又要等到什麼時候?
想著想著,李玉麟不由急燥起來,一經急躁,難免有點氣惱,氣惱之餘,他提一口氣,騰身掠上寶城。
寶城建築宏偉高大,居高臨下,几几乎可以把“長陵”一帶盡收眼底。
他剛掠上寶城,一樣事物便立即呈現眼簾。
那是在“筆架山”的山頂。
“筆架山”是“天壽山”的中峰,既稱“筆架山”的山頂,當然就是“筆架山”的峰頂。
“筆架山”的峰頂,被一片鬱郁蒼蒼的林木所籠罩,本沒有一點風吹草動。
可是這時候,也就是李玉麟掠上寶城的當兒,那一片鬱郁蒼蒼的林木之中,突然沖天飛起一群鳥雀,帶著一陣鳥鳴,轉過山峰,疾投不見。
這,任何人都明白,峰頂上有人,不然不會驚起鳥雀。
會是什麼人?
這時候會是什麼人在峰頂那片鬱郁蒼蒼的林木之內?
李玉麟雙眉一揚,騰身掠起,天馬行空般,疾撲蜂頂。
他的動作不能說不夠快,從寶城之上騰身掠起,疾撲峰頂,到穿入林木,來到峰頂,不過一轉眼間。
可是當他來到峰頂的時候,卻沒看見半個人影。
峰頂沒多大地方,名符其實的一座峰頭,到處林木野草,沒有平地,不見路徑。
這種地方不可能有人,既有人就必是不等閒的有心人。
可是,那不等閒的有心人呢?
李玉麟遊目所及,一眼看見峰頂有一個一人多高的山洞,洞很淺,只能容下一個人,就在這深淺只能容下一個人的山洞裡,地上卻鋪著雜草,還有一些沒吃完的野味。
顯然,確有不等閒的有心人在。
可是,就在這一轉眼工夫間,人走了。
也許就是剛才驚起那群鳥雀的當兒。
李玉麟急忙拔身而起,衝出林木,直上峰頂最高處。
他站在最高處,急急遊目四顧,“筆架山”都被林木遮蓋籠罩,但在不遠處濃密林木之間,他瞥見一點自影飛閃而沒。
那應該就是不等閒的有心人了。
李玉麟行動如電,頭下腳上,飛瀉撲去。
而,等他穿林而入時,卻又已無所見。
他沒馬上追撲,站在雜草叢裡凝神細聽,一聽之下,他唇邊泛起了冰冷的笑意,隨手摺了一段樹枝,向著左前方三丈外振腕打出。
樹枝疾若奔電,沒入三文外草叢,發出了聲響。
就在這時候,正前方三丈外一株合抱大樹後閃出一條白影,輕捷似山中幽靈,一閃沒入不遠處另一株樹後。
李玉麟冷笑一聲,飛撲過去。
人在半途,震聲發話:“已經現形了,你可以出來了!”
話落,人到,揚掌便要劈向大樹。
白影再閃,那株樹後轉出個人來,一個長髮披肩,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