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解的情況下,他們就早早開始了對古典文化的批判,把它視為封建文化的糟粕加以唾棄,現在終於有機會來給自己補課,心平氣和地坐下來,靜靜地翻閱用繁體字豎排版影印的舊書。其中有馬鳴的《大乘起信論》,記錄禪宗六祖惠能行跡言論的《六祖壇經》,和《大珠彗海禪師語錄》等。《大乘起信論》中的“一心二門”的思想,《六祖壇經》中關於禪定和“無住生心”的闡釋,《大珠彗海禪師語錄》中關於儒道佛三教異同的開示,都讓他心生歡喜,頓然開朗。他認為,在世界上的諸多宗教中,佛教的哲學含量是最高的。他尤其推崇禪宗經典《六祖壇經》的清通和睿智。
那段日子,他曾經出入過一些叢林廟宇,與對宗教感興趣的朋友和出家人有過切磋交流,在得到薰陶的同時也發現了許多存在的弊端。在絕賢棄智、返璞歸真、還本溯源、###見性、崇無守弱、四大皆空的精神意境中,不僅顯揚了深邃光明的智慧、浩瀚無礙的胸懷和慈悲純潔的品性,還不自覺地收容了許多人性的卑賤猥瑣,如軟弱無倚,屈辱於黑暗勢力,自私獨善,逃脫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義務,缺乏正面面對人生苦難的勇氣,等等。這些同樣令他感到驚奇。“我到過一些寺院,見過一些和尚和居士,我發現某些教徒大慈大悲的精神面具後面,常常不自覺地洩露出一些黑暗:貪財嗜利,趨炎附勢,沽名釣譽……也許像很多從事政治的人並不是愛好政治,很多從事文學的人並不是愛好文學,很多從事宗教的人也不是愛好宗教。”(《看透與寬容》,見《性而上的迷失》,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作為一個站在地面的人本主義者,韓少功是從世間法的角度來看待佛教的,他坦率地表示:“我不喜歡那些壓迫生命慾望的苛刻教規,那些鸚鵡學舌人云亦云的繁瑣教條,不喜歡那些關於天國和來世的廉價許諾,不喜歡那些僅僅是為了得到上天報償這種可憐的私慾而盡力‘做’出來的種種偽善。”相比之下,他更願意親近具有中國味道和現世色彩的禪宗。因為,“作為一種知識觀和人生觀,它包含著東方民族智慧和人格的豐富遺存,至今使我們驚羨”。在韓少功看來,“真正的宗教只是一種精神和心智,一種透明,一種韻律,一種公因數,它的任何外化和物化,它對任何教派的附著,都只能使它被侵蝕被異變。於是我不願意接受任何現實的宗教活動”(同上注)。他企圖超越教規、教派和教條來把握佛的精神。的確,究竟意義上的佛法是直指人心的,是一種心法,心的解脫超越和智慧發明,以及全然奉獻。即《金剛經》反覆宣說的:心無所住而行佈施。倘若心外有法,心外求法,將心鶩趨於種種事物現象之上攀緣附會,要麼不得究竟,要麼就是外道邪教。
內學涵養:走出精神的暗區(2)
當時,荒誕派文學思潮在國內已經開始流行,相對主義的觀念成為一種時尚,道家和佛家的學說也被許多人搬出來,作為硫酸使用,消解曾經被絕對化、神聖化的價值理念和道德原則,卸下心靈不堪承受之重,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輕鬆和舒緩,即所謂“看透”。對於數十年來被烏托邦夢想懸掛起來,被嚴格的道德觀念和意識形態禁錮起來的中國人,這不失為一種解藥、瀉藥,但人們卻把解藥當成滋補的營養品來服用。他們所謂看透,並非是佛家所說看破紅塵,看破個人的世俗利益、物質慾望的出世情懷,而是看破人生的社會價值並實現終極意義的自我擁抱。正像許多社會思潮一般,這種相對主義滑向了另一個極端,演成一種怪異的虛無主義——透過解嘲、迴避乃至拒絕社會責任,來偷渡、放縱個人私慾,及時行樂。
針對這種現象,韓少功提出:要把“看透”本身也看透。“很多朋友已經學會了‘看透’。在他們犀利的調侃、反諷、刻薄面前,一切故作姿態的說教者都免不了冷汗大冒,一切曾經神聖顯赫的絕對化觀念都狼狽不堪。這些人總是帶著有毒的目光東張西望,既挑剔豪貴也挑剔平民,既挑剔改革者也挑剔保守者,既挑剔哲學也挑剔武俠小說,既挑剔對他們的褒獎也挑剔對他們的指責,似乎什麼也滿意,什麼也不滿意。這些文化的棄兒,強有力地反抗和消解著文化,摧毀一切意識形態,包括集權主義也包括自由主義。如果撇開他們中間一些自大狂和自私狂不說,他們顯然折射了民族靈魂的某種覺醒。……但從主觀上來說,他們中間某些人確是經常宣佈要出世或玩世的,經常預告要消極的,有的甚至以自大自私為榮,以承擔責任為恥。這些人享受朋友的幫助但轉臉就嘲笑友情,一邊揮霍建設的成果卻一邊鄙棄建設,他們肆無忌憚地刻薄一切人之後又經常抱怨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他們罵倒一切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