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的噁心樣,又當著眾人的面說我,我心裡一急,呼地竄了上去,一把卡住他的脖子,死命地把他按在桌子上,他被憋得滿臉赤紅。我們很快被分開了,這次反擊成功了,他真賤,從此對我客氣起來。
我開始看武俠小說,課也不聽,我討厭老師在堂上南腔北調的說教,學習成績一落再落,最後,再不學習了,捱日子,過一天少三晌,我討厭慶祖一中,討厭這的一切,我向往縣一中,嚮往縣城,於是每當我心煩時我都會跑到慶祖一中東邊大路邊的河橋上,望著北流的河水痴痴地想:這些水是流向城裡的呀!它將從縣三中旁邊流過,我羨慕這些河水。
最後還是失落地回來,憂傷佈滿歸來的路。
青春斷代史 2
為什麼非要去城裡呢?為什麼什麼都要最好的?為什麼趕著鴨子上架?為什麼讓鴨子學會仰望天空,學會幻想?
我是個醜小鴨,父親要我變成一隻白天鵝,父親耳提面命,朝夕灌輸,終於讓醜小鴨有了一顆天鵝的心。
那就是理想!人就要有理想!理想就是對美好從滿無休止的嚮往!我從一點點就開始嚮往城裡,嚮往城裡的生活!
我第一次去城裡的縣三中,可能是五歲,十幾年了,我記憶猶新,那時候叔叔在縣三中教書,姐姐就跟叔叔在城裡讀書,我哭著鬧著跟老爸看姐姐,看叔叔,於是我就來了一趟城裡。
我第一次見到了樓,寬廣的路,從進城一直到三中,一路上我目不暇接,在激動莫名之際我被父親帶到一座兩層的建築前,告訴我說這是叔的住處,那時以為這一切都太神奇,而且還有地下室,我那時不知道,這是座老教堂。
當我和父親一齊踩著長滿青苔的石臺階時,那種感覺平生僅有,我驚詫的是,這種感覺在一個五歲的男孩的心中竟留下如此強烈的印像,我對這的一切有一股無比的嚮往,姐姐就在這上“育紅班”。父親隔一個月便來看姐一次——然而事情並不像我想的那般美好, 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她不稀罕這裡的一切。
父親敲開了門,叔叔一開門就瞧見了我,一把把我抱進屋裡,興奮地在他的木質地板上轉圈。那種感覺就是現在進了五星級賓館也找不回來了。中午我、叔和姐還有父親去三中食堂吃飯,人很多,地方很大,我們倆個並排坐在凳子上,看著叔叔排隊買菜,這是我記憶裡最最難忘的一頓飯,是蒜泥黃瓜,我是貪婪地吃淨了所有的菜湯,多年來,母親還以此取笑我。
沒辦法,一個小鄉巴佬第一次看到了城市就暈了頭,渴望過上這樣的幸福生活。從此三中、城市成了我的一個噩夢。
每個人都會說自己有過理想,每個人都會認為自己有真情的一面,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純真領地,可我悲哀地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沒有自己的道德理想。在貧瘠的社會里,道德永遠都只能被大眾形式的追求。人們看來,道德這種精神崇高只是善良吧,是一種美好願望。
(精神在無知中荒蕪,我在這種貧瘠中慢慢地長大。父親灌輸了他的全部知識和觀點,都是窗外的細雨。我的內心感受不到水分的滋潤,我小時候乾涸的心田裡一片茫然。
心裡面再幹燥,大腦再遲鈍,我還是不停地長大,這是自然規律。我沒臉沒皮地又堅持長了五六年,個子超過了姐姐,有一天姐姐說:“小暮,人家都說你笨,我覺得不對,你看看你,還是照樣長個子,不挺有本事的嗎?”
我張口結舌,再笨也不至於笨到不會長個子的程度吧?
他們都不知道,懷揣異想的孩子,註定要忍受煎熬。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青春斷代史 3
現在以追憶的方式思考這段時光,更覺得難過,有一種從思想上壓來的沉重,那種艱澀每當我稍有暇思的時候,便悄然襲來。我騷動的內心裡僅有那種噴薄欲出的激情,便隨之襲來而化成了一股消心蝕骨的惆悵,我從此揹負了這種情緒,揮之不去,糾之不清。
惆悵對一個14歲的孩子來說,已算是一種奢侈的情緒。我肯定我是一個不平常的男人,在這個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要做一個英雄。然而事實卻一再抽我耳光,我被挫敗搞得一團糟。每當我坐在書桌前,便心亂如麻。我確信我並沒有像父親罵我那樣“笨得像豬”,因為我有這樣幾件事證明,除了偷錢時的“智慧”外,就連藏錢的事也不算,我仍有這樣的事可以證明,我是聰明的,因為那時我也不過七歲。
父親一大愛好就是給我們三個買畫冊,小人書啦,那次父親又從外邊帶回來一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