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和義務。情報局的職能是:“一、間諜和軍事反間諜活動;二、國防軍及其所屬機構的情報······;三、監督並執行對間諜活動採取的一切措施······;四、控制和監督武裝部隊軍官的招募工作;五、指導並規定與國防有關的政策。蓋世太保執行政治警察的一切職能,同一切公開的敵人作鬥爭······。黨衛軍執行國內政治方面的職能,協助工業保安、反間諜情報、邊境情報等方面的工作。”為了準備和發動侵略戰爭,德國於1938年進一步改組了軍事情報局,使其直接隸屬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此時,軍事情報局已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軍事諜報機構,統一領導德國陸、海、空三軍的間諜情報工作。軍事情報局下設三個處:第一處主管收集軍事情報;第二處主管心理作戰、顛覆活動和破壞活動;第三處負責反間諜和保安工作。並在每一個軍區、軍團建立情報基地,透過其對第三國進行諜報工作。在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各國建立了龐大的間諜網。同時還在德國和德戰區建立了三百二十多個電報信件檢查站,從檢查中收集零零碎碎的情報,對來往的信件包括中立國的信件,最初是抽查,到後來改為全部檢查。僅法蘭克福檢查站,1914年就有97個軍官,120個文職官員和2580個僱員,每天檢查的信件達12萬至15萬封。
德國軍事情報局無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還是在戰爭期間,其情報工作都相當活躍,特別是在的國發動入侵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蘇聯的“閃電戰”中,為希特勒制定作戰計劃,進行侵略戰爭,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情報依據,充當了希特勒侵略戰爭的急先鋒。
二戰後的德國(聯邦)間諜組織(1)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大約有20幾個各種規模和型別的情報機關。其中最著名的叫“阿波多爾”,它是納粹最高參謀部的情報中心。“阿波多爾”包括三個主要部門:一個負責進行情報活動;一個專管破壞和顛覆活動;另一個則負責反間諜活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分為東西兩部。聯邦德國依附美國,民主的國則從屬於蘇聯,各自形成自己的情報體系,發展自己的情報機關,從事針對對方的間諜情報活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40餘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兩個對立的德國情報部門都把工作重點放在對方身上。東西兩個德國成為冷戰以來,世界上兩大陣營情報間諜活動最活躍的場所,柏林和波恩之間的情報對抗戰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熾熱的秘密戰。
1990年10月,兩德實現統一,原民主的國的間諜情報組織土崩瓦解,情報安全人員遭到了全面的追查、清洗、逮捕和審訊。聯邦德國的間諜情報組織在接受消化了原民主德國間諜情報組織的大筆遺產之後,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進行了調整與變革。德國統一後成為西歐第一大國,在龐大的政治、經濟實力基礎上,其政治野心也開始膨脹,期望在國際政治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至少能夠在歐洲發揮主導作用。於是,建立與其西歐第一大國相適應的安全諜報機構,便成為德國間諜情報組織的當務之急。這種情況,用德國諜報機構負責人盧茨·施塔芬哈根的話來說,就是:“統一後的德國,需要一個從冷戰走出來並接受新任務的情報機構”。基於這樣一個總的目標,德國當局調整了諜報工作的方針和任務,實現諜報工作的重心轉移。冷戰時期,原聯邦德國諜報機構的主要任務是對付東德、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是西方世界的前沿陣地。蘇聯東歐劇變後,統一的德意志失去了來自東方的威脅,成為西歐最大的國家。於是,德國開始不買美國的帳,加緊同美國爭奪“歐洲新秩序”的主導權,企圖仰仗其經濟實力主宰歐洲,為謀求政治上的大國地位做準備。為實現上述目標,德國最主要的諜報機構——聯邦情報局,加強了對歐洲主要國家和中近東地區的情報工作。除繼續跟蹤獨聯體和東歐國家的形勢發展外,對科技情報以及裁軍協議的執行、化學武器的擴散、非法技術轉讓和南北衝突等重大國際問題,給予了更多的關注,並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同時,聯邦德國政府也對間諜情報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和改革,如將聯邦憲法保衛局的三處(反左翼激進分子處)和七處(反恐怖主義處)合併,四處(反間諜處)和五處(秘密保衛處)合併;在原民主德國境內新建立的五個州內都設立憲法保衛局,對原聯邦憲法保衛局縮小17%的編制,並按一定的比例削減其經費。
聯邦情報局
聯邦情報局是德國聯邦政府1956年4月在美國的支援下,按中央情報局的旨意和模式建立的,簡稱BND。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